一次成效顯著的衝鋒後,曹昂揚起手中泠雪劍,率眾調轉馬頭,踏過無數涼州兵的屍身,不與敵軍近身纏鬥,而是拉開與涼州軍的距離,重新列陣。
騎兵在曆史的長河中,長期扮演著重要的戰略兵種,厲害程度可謂眾所周知。
不過,很少有將領會率領騎兵,正麵對數量相近且列好陣勢的步兵發起衝鋒。
因為持矛步兵一旦列好拒馬陣型,在有所準備的情況下,即便是後世武裝到牙齒的重騎兵們也難以突破其陣線,而來就算勉強衝破敵陣,可傷亡太大,一位騎兵的價值至少在三位步兵以上。
訓練騎術、戰馬、馬甲、馬上兵器這些都需要額外的支出,因此騎兵是戰略兵種,要在恰當的時機發動進攻,例如側襲、背襲防備不充分的步兵,或牽製敵軍騎兵,而絕不可濫用。
曹昂指揮騎兵的章法盡得其父曹操真傳,深知蠢理,故而一擊即退,將精騎們拉出近身肉搏戰。
當然,總有個別騎兵被潮水般的涼州軍圍堵在人群中,難以脫身,最終被刺翻下馬,永遠地倒在了這片戰場上。
可這就是戰爭,戰爭中的犧牲從來都是無可避免的。
曹軍精騎們再度結成錐形陣,這次由一都尉帶頭衝鋒,曹昂居與陣鄭
剛剛被一通衝殺導致亂成一團的涼州軍後翼,已開始自發由伍長、什長等低級軍官組織抵禦,尚有餘力戰鬥的後軍們無論先前是刀盾兵、長槍兵還是弓弩手,此刻都舉起地麵上散落的長槍、長矛,列成不算完整的拒馬橫陣。
曹昂對此早有所準備,一聲令下,精騎們竟嫻熟地一分為二,臨時變陣,形成兩組錐形陣後,繞開涼州軍正麵架槍的位置,自左右兩側分別發起衝鋒。
而涼州軍們的應變能力遠不及曹昂麾下精騎們,見狀頓時大亂,個別膽怯者眼看著曹軍精騎越來越近,竟丟下長矛向營內逃竄。
換作平時有將領督戰,將士當然不敢臨陣退縮,可眼下涼州將領們已全部自西門入曹營,與典韋、路招的人馬廝殺著,一時之間,無人發覺後翼竟發生這等變故。
有第一個人開始怯戰,往往就會引起連鎖反應,越來越多的涼州兵不敢以區區一杆長矛挑戰狂奔而來的精騎,為求活命,如遭遇猛獸襲擊的羊群般一哄而散,各奔西東。
一番擁擠之下,大多原本身處營門外的張繡軍大多倒是勉強擠入曹營,可是,一直與典韋等曹軍白刃戰的大部分西涼軍,還未弄清情況,曹昂麾下的精騎們,便順勢穿過西門,直接將糊裏糊塗的涼州軍們衝殺得措手不及。
涼州軍中心被精騎們硬生生撕開一道裂口,張繡這才意識到情勢不妙。
“這個胡車兒是幹什麼吃的?!他手裏有五千精騎,怎能放任敵騎衝陣!”賈詡見狀,氣得難得一見的暴跳如雷。
得到騎兵支援的典韋、路招二部將士軍心大振,典韋見曹昂率眾來援,精騎們已悉數一口氣衝入營中,連忙喊道:“不要管我們,速速去援救主公!”
曹昂知道營救曹操刻不容緩,隻得留下典韋、路招繼續血戰,自己率精騎一路直奔大營中央。
而在這過程中,先前酣睡著的曹軍將士們多半已清醒過來,倉促間未穿盔甲,便就近提起兵器,與涼州軍戰成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