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先生得在理!”
荀攸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許攸的人。
在場的都是通達多智之人,沒人會因為許攸的倒戈來投,而對其有偏見。
想當初郭嘉也是在袁紹帳下待過一段時間,直到後來認清袁紹的嘴臉,才棄袁投曹。
相比之下,許攸也不過是幡然醒悟得為時過晚了一些罷了。
隨後,郭嘉、楚雲也陸續表示讚同許攸的法。
畢竟這是早就製定好的戰略,絕對不能任由袁紹逃回冀州。
曹操見眾謀士意見一致,就沒再多廢話,直接下令讓人早做準備,搬運攻城器械,等高順和陷陣營一到,就攻打延津!
然而眾人散去之時,唯有楚雲一人未走。
曹操見狀,趕緊拉著楚雲進了一間靜悄無人的房間。
“雲兒,可是有什麼不妥?”
“回稟叔父,許攸先生的想法,與我們先前商議的如出一轍,並沒有什麼不妥。”
“那你為何……?”
“叔父,侄兒隻是有些不放心。”
“不放心?”
“對。”
“憂在何處?”
“叔父請試想,袁軍此刻士氣低落,是不爭的事實。
可是一旦我軍將延津團團圍住,袁紹勢必下令死戰,拒不投降,以袁紹的威望,他手下的將領絕不會輕易背棄他,到時袁軍將士沒有退路,難免不會破釜沉舟,拚死抵抗。”
楚雲冷靜地分析道。
聞言,曹操想了一會兒,問道:“那依你之見,該怎麼辦?總不能因為這個,就不攻城吧?”
“攻打延津,勢在必行,隻是侄兒有個法子,能叫袁紹死無葬身之地!”
這一次,楚雲是鐵了心要除掉袁紹了。
先前放走劉備,已經讓楚雲覺得埋下了不的隱患,這次他什麼也要確保袁紹死在此戰。
“哦?那你快來聽聽!”
一聽能將袁紹置之死地,曹操頓時兩眼放光。
要攻克延津,不難,但袁軍一旦頂不住曹軍的攻勢,袁紹肯定會率一支最精銳的部隊突圍,而延津的北麵就是河岸,他想跑,曹操是很難能攔截得住的。
楚雲壓低聲音,附耳對曹操了幾句。
曹操臉色連番變化,最後喜道:“好!就按你得法子辦!”
——
在這期間,袁紹不止一次想率軍出逃,但發現被曹軍哨騎盯得死死的,而且一直有至少三股精騎在延津城牆附近遊蕩。
一旦袁紹有率軍棄城而逃的打算,這三股騎兵定然會立刻黏上袁軍,以襲擾的方式拖延袁軍行進的步伐。
到時候,就算是袁紹這樣的腦子,用屁股想也知道曹操會率大軍追上來,那麼失去城牆作為依托的袁軍,就更加不會是曹軍的對手了。
見跑是跑不掉,袁紹一麵加強延津的防守布置,一麵命人渡河請求三個兒子調兵來援。
袁譚、袁熙、袁尚這哥仨雖然沒啥本事,但最基本的孝道還是能做到的,至少不會拒絕出兵支援袁紹,坐視父親兵敗。
三人盡管不是同一時間收到袁紹的求援信,但在收到信的當日,都果斷調遣兵馬,前往渡口準備支援袁紹。
這三股兵力加在一起,有近十萬之眾,若是袁紹能成功拖到與這些袁軍彙合,不但無需畏懼曹操,反而能重新掌控主動權,不懼與曹操正麵交戰。
從細作的信件中得知此事的曹操,當然不會坐視這件事發生。
三日之後,高順與擴充軍備後的一萬陷陣營將士順利抵達大營,與曹軍彙合。
翌日一早,曹操就下令生火做飯,然後全軍開始攻打延津!
收到消息的袁紹同樣起了個大早,分兵將各個城門的防務布置得有條不紊。
然而,他等了半個時辰,等來的不是曹軍的衝車、雲梯,而是一塊飛來橫禍般的巨石!
原來,在這段時日裏楚雲一直沒閑著,而是在專注於改良先前用來砸毀袁軍箭樓的霹靂車!
曆經數日,在反複試驗之後,楚雲總算成功弄出一種重型拋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