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官府再同各大糧食鋪子協商降低糧價,將收來的果蔬賣給他們。
官府出麵,很少有鋪子不肯同意的,哪怕知道是筆虧本的買賣也得咬牙認了,誰叫他們之前價格抬高得太過呢。
解決完這些之後,墨玉麟他們將重心轉移到了那些受損比較嚴重的門戶,通過給予一定的酬勞來聘用一些身強力壯的男丁,來替房屋受損的門戶修繕。
顧伊諾負責帶領那些心靈手巧的婦人們裁新衣,做飯,保障後勤工作。
還有一些年紀大了沒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們,他們也同樣以一定的酬勞來聘請一些耐心的人,來照料老人們的日常起居。
於是在這二人日複一日的帶領下,南郡水鄉的整體逐漸有了起色,街道上也漸漸多了歡聲笑語,大家都紛紛誇讚六皇子和六皇子妃是百姓之福。
他們還偷偷送上自己家最寶貝的東西,放到他們的住處門口,甚至還有些阿婆送來了自己家供著的送子觀音。
顧伊諾瞧見這些的時候,臉都紅透了。
墨玉麟卻笑著拿起地上的送子觀音:“這件可以收。”
顧伊諾嗔怪著他。
“可妾身瞧著明明是這件最不能收。”
這幾日,日日夜夜同墨玉麟待在一處,顧伊諾同他之間的關係倒也變得親近不少。
每日可以說的話變多了,二人並肩同行的次數也變得多了,就連墨玉麟那不時緊抿的唇角也會常常揚起。
隨著賑災事宜越發地好轉起來,他們倆空閑的時間也就越發地多了起來,墨玉麟也會帶著顧伊諾在水鄉附近走走看看,向她講述這裏的風土人情。
南郡水鄉有個習俗,每逢人間八月中秋月圓,都要沿著屋下那條曆史悠久的淮河舉辦一場盛大的燈會。
這附近的家家戶戶幾乎都是人手一個造型精美的花燈,等到夜晚降臨之時,他們小心地將花燈掛在門口連起的燈架上,對著緩緩流淌的淮河許下來年的心願。
這還是顧伊諾頭一次參加南郡的燈會,她特地跑去尋人教了她做花燈的要領。
墨玉麟見狀也是耐心地坐在一旁看著她搗鼓著,不時還會伸手相幫一下。
她調好了半碗漿糊後就開始做燈籠裏麵的框架,那幾根細長木條似乎是在跟她作對似的,老是不受她的約束彈了出來,有一次還差點彈到她的眼睛裏,好在墨玉麟眼疾手快將她護住了。
“還是我來吧。”
墨玉麟笑著從顧伊諾手中取過燈籠架,熟練地將藤條捆成尋常燈籠的模樣。
顧伊諾下意識地敬佩道:“殿下好厲害。”
對這聲讚賞很是受用的墨玉麟唇角彎得更深,星眸裏溢出點點柔情。
他突然轉到顧伊諾身後,溫熱的胸膛緊貼著她的後背,雙手握住她的手直引著顧伊諾在木藤框架上糊著燈籠紙。
若有若無地呼吸噴灑在耳畔,顧伊諾羞紅了臉,微低著眼。
為什麼她老是因為這人臉紅心跳不止。
饒是再如何刻意回避這個問題的答案,這一刻顧伊諾還是不得不對自己承認道。
她對身後這個男子……動心了。
她也說不清是從那一刻開始動心的了,似乎是他將自己從湖底救起的那一刻,又似乎是他從牢底將自己抱出的那一刻,抑或是他小心翼翼地掀開自己的紅蓋頭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