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諸葛亮說孫權(2 / 2)

你已經在嚇人了好不好。而臉色最差的是魯肅,他拚命給諸葛亮打眼色,諸葛亮卻視而不見。

孫權緩了緩心神,道:“飛羽部下戰將,有多少人?”兵力多武將不夠也好吧。

諸葛亮道:“足智多謀之士,能征慣戰之將,超過了兩千人。”

孫權倒吸了口冷氣,不過很快掩飾過去,道:“如今飛羽平定了荊州,還有什麼打算嗎?”

諸葛亮看看他,道:“如今飛羽沿江下寨,準備戰船,不想著圖謀江東,那麼是打算拿下哪裏呢?”

孫權也知道目標就是自己這邊,隻不過想要點安慰啊,可是諸葛亮這麼說了,渣權也知道安慰木有了。當下道:“若飛羽確實有吞並江東的意思,那麼是打,還是投降,孔明你怎麼看?”

諸葛亮道:“亮有一言,就怕將軍不肯聽從。”

孫權道:“願聞高論。”

諸葛亮道:“當初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孫策將軍平定江東,吾主帶兵徐州,曹操虎踞兗州,互相爭鋒。而如今飛羽平定多路諸侯,連曹操都西逃涼州。飛羽如今威震海內,就是有英雄,也沒有用武之地。這也是吾主劉玄德遁逃到江夏的原因。”

說著諸葛亮一臉為你好的樣子感歎道:“還希望孫將軍量力而行。若能以吳、越之眾,與飛羽抗衡,不如早點與他斷絕關係;若不能,還是聽從眾謀士的言論,按兵束甲,投降飛羽吧!”

孫權還沒回答,諸葛亮又道:“將軍若外托服從之名,內懷疑貳之見,事情緊張而不決斷,禍患很快就會抵達的!”

孫權深吸了口氣,問道:“就像你說的這樣,為什麼劉備不投降飛羽?”

諸葛亮道:“昔日的田橫,齊國的壯士,猶能守義不受辱。況且吾主劉備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事之不濟,也隻不過是天時罷了。可是卻怎麼能屈處人下,何況是飛羽這種一心覆漢的人!”

諸葛亮這話有點指桑罵魁的意思,就差指著鼻子罵人了,孫權聽了諸葛亮這話,不由得勃然變色,拂衣而起,退入後堂。

眾人皆哂笑散去,嗬嗬,諸葛村夫,跳梁小醜罷了。

而魯肅還在,去找諸葛亮理論:“先生幹嘛說出這種話來?還好吾主寬洪大度,不當麵責備你。可是你也不應該如此藐視吾主。”

諸葛亮笑道:“就這點都不能容嗎?那還多說什麼呢。子敬我和你說,我自有破飛羽之計,不過孫將軍不問我,我也故意不說。”

魯肅道:“真有良策的話,肅當請主公求教。”

諸葛亮道:“吾視飛羽百萬之眾,如群蟻耳!但我一舉手,則皆為齏粉!”

這狂的,換個人來都要將諸葛亮趕出去,不過魯肅不一樣。

這個人戰略意識很強,胸懷也寬廣,就是意識到諸葛亮要當自己是工具人,但是和自己的戰略目標一致,也不介意。

當下他進入後堂見孫權,渣權怒氣未息,不過對魯肅卻沒有發作,隻是吐槽:“孔明欺吾太甚!”

魯肅安慰了他幾句,道:“臣也責怪了他,不過他反而嘲笑主公沒有容人之量。破飛羽之策已在他心中,卻不肯輕言,主公不妨好好問問。”

看渣權還有點抗拒,魯肅又道:“我看他是用激將法,激主公呢。”

孫權也不笨,想了想,還是破了飛羽大軍比較重要,當下出來道:“剛剛孤失禮了,請不要見怪。”

諸葛亮道:“亮言語冒犯,望乞恕罪。”

兩人客氣了幾句,渣權也沒直接問諸葛亮什麼妙計,隻是請客喝酒吃飯。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孫權道:“如今天下諸侯紛紛敗亡,而像劉璋、士燮之類的不成氣候。天下英雄,剩下對抗飛羽的也就曹孟德、劉玄德還有孤了。可是如今曹孟德退居涼州,防守還勉強,進攻沒辦法。劉玄德撤兵江夏,兵少將寡,如何抵擋的了飛羽呢?”

諸葛亮道:“吾主實力雖不濟了點,可是陳到還有精兵萬人,劉琦的江夏戰士也不少。飛羽雖然兵力多,但是遠道而來必定疲憊。況且飛羽帶的士兵多為北方人,不擅長水戰,荊州加入飛羽的,也是迫於形勢,不是出於本心。何況飛羽的覆漢言論我們已經散發出去,他內部必然有叛亂。而且到時候,曹操也肯定不會沒有動作。如今將軍若能與吾主同心協力,必然能破飛羽。飛羽失敗後,必然往北方撤退,荊州隻能放棄,甚至還要擔心曹操的反攻。到時候天下四分,而成敗之機,就在近日,就看將軍怎麼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