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時候,荀家接到一封信,來自並州的信。
“此信來自並州,公達認為是何人送來?”荀彧拿到信之後,並未立刻翻看,而是微微笑著問荀攸。
荀攸要比荀彧大六歲,可是在輩分上,荀彧乃是荀攸的叔叔。
荀攸微微一笑,說:“莫非是林蒙林則青!”
荀彧哈哈笑道:“不是他,又會是誰?”然後又賣關子,問道:“那公達再猜猜,林則青為何寫信與我荀家?”
至今為止,林蒙尚且未與荀家有任何的交集,荀家也不可能主動地去結交他,畢竟他們相隔太遠,能交集在一起的事情也太少。不過,無論是荀家的人,還是林蒙,都知道彼此的存在。
荀攸笑道:“我聽說前一段日子林則青與伯喈先生共遊河東,似乎與河東那個良家子發生了一些不快,莫非便是此事?”
荀彧笑了笑,說:“看了便知!”荀彧便略讀一遍信,然後笑道:“公達,這林則青果然是名不虛傳!”
聽到這話,不用明說,荀攸也知道自己猜對了,不過後麵這話,荀攸卻有些不解了,問道:“何出此言!”
荀彧道:“林則青在信上說,伯喈先生欲往潁川,還要拜會荀家,與潁川有學士人交流一番!”
荀攸哈哈笑道:“這個林則青有意思,他簡直就抓住了那良家子的軟肋,逼迫他放出伯喈先生!想必明日,整個潁川必將知道這個消息了吧!”
荀彧微微頷首,略作沉思,道:“那我們便配合一回,書信一封,邀請伯喈先生吧!”
一日後,河東。
董卓也接到一封信,來自潁川,卻非荀家,收信人也非董卓,而是蔡邕,可是董卓卻先截下來看了。
董卓把信交給李儒看了,問道:“李儒,你如何看?”
董卓此刻心裏很矛盾,其實他一直都很矛盾,因為他的出身不大好,而且是一個武人,文人輕武,所以士人都是很看不起董卓的,哪怕他曾經做過並州刺史而現在是河東太守。士人看不起董卓排斥他,可是董卓卻不能得罪士人,要知道這天下最大的力量是士族。
李儒略一沉思,道:“這恐怕是林則青的計謀,借潁川士人逼迫我們放了伯喈先生!”
董卓原本也很不解,蔡邕何時竟然說要去潁川講學,經過李儒這麼一說,他也明白過來,於是他問道:“那我們是放,還是不放?”
李儒歎了口氣,道:“主公,儒鬥膽問一句,您軟禁伯喈先生究竟是為何?”
董卓說:“原本是想招攬他,然後借他的影響力來招攬士人,可惜這老家夥硬得很,死活都不肯為我辦事!”
李儒道:“主公,伯喈先生雖然已經被貶為庶人,可是他在士人眼中,仍然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而如今主公也不過是一郡太守,如何讓他歸順主公,不過有朝一日……到那時候,主公還怕無人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