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讀史可以直接跳下一章*
不知不覺又完成一卷
慣例整理一下中有出處的史料。
不為考究,不辯真偽。
隻為緬懷這個明朝唯一沒有入皇陵(失蹤的那位不算),卻明明當了七年天子的景泰皇帝朱祁鈺。
《明史》景帝
景泰元年
“二月丙戌,石亨為鎮朔大將軍,帥師巡大同。壬辰,太監喜寧伏誅。”
“三月癸醜,瓦剌寇寧夏、慶陽。乙卯,寇朔州。”
《國榷》二十九卷
閏正月
“參讚軍務右副都禦使羅通上言,近日征邊軍入衛,遠東報寇來犯以千數,此彼中守將畏於內調,則將墩境外一二牧馬詐稱數千……夫遇賊十餘人,則稱數千……此邊關將相常態,甘肅寧夏大同宣府,想亦如此。即向者德勝門外,不知殺賊幾何,升官至六萬六千餘人,輦轂尚爾,何況邊陲……”原記載很長,大概500字左右,翻譯內容可以參考製胎篇35——37章的情節內容,個人覺得這段史料很有意思,尤其是兵部尚書於謙丟給朱祁鈺的答複:“……乞罷臣官,別選其代,或就任(羅)通!”頗有幾分孩子氣,哈哈,敢興趣的童靴自己深挖哈。
“翰林院侍講徐埕請祠宋臣嶽飛於湯陰,蓋所生地也,從之,”
“戊申,釋番僧鎖南。初喜寧當邀鎖南閱兵書圖鑒,下錦衣獄。”
“己酉,總兵官武清候石亨等言,右副都禦使羅通,以也先往寧夏,欲提兵八萬出大同,搗其虛,臣聞敵營於斷頭山,也先未嚐西犯,止遣部兵三萬,若重兵深入非便,上是之。”
“辛亥,暫停兩京官吏食鹽。”
“召雲南參將方瑛回京,已命瑛以雲南兩萬人赴貴州圍剿。瑛先回,貴州賊熾。”
二月
“癸未,參讚軍務右副都禦使羅通言……斬也先,賞銀五萬,黃金一萬,封國公太師,殺伯顏帖木兒喜寧,賞銀兩萬,黃金千,封候,從之。”
“丙申,上皇第四子,見淳生,惠妃王氏出。”
“壬寅,夜黑氣南北互天。”
三月
“癸醜,虜犯寧夏慶陽,大殺掠。”
“乙卯,大同總兵官定襄伯郭登等言,清明日,朔州人出城展墓,虜卒至,殺四百餘人,指揮周寧等追之,止斬一人,失亡六百六十餘人,踩死數千。”
“癸酉,岷王朱楩薨。”
——————>
下一卷:掐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