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一個叫jam的單眼皮男孩誕生了。出生於新加坡音樂世家,自幼學習古典音樂,這個男孩仿佛就是為音樂而生。
三歲的你,是被媽媽用藤條督促著練琴的wayne;
十二歲的你,是悄悄譜寫下上百首樂曲刻在光盤上的熱忱少年;
十五歲的你,是跟哥哥組建樂隊風靡校園的絕對焦點;
十七歲的你,是因空難失去摯友的沉默高牆;
那一年的你,跟所有普通的少年一樣,沉迷著電玩遊戲,喜歡著上籃踢球,追逐著流行歌星,保持著對感情懵懂的好奇。
那一年的你,收到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卻毅然放棄了安穩光明的前途,選擇了追逐看不見未來的“夢想”。
出生優渥,家境富裕,等待著你的本是譜寫好的平坦人生,但你卻選擇了相信你的熱愛——音樂。
你堅定地向父親承諾,給我兩年,如果混不出名堂就好好回來讀書。
梳著大背頭,故作浮誇地模仿,這個十七歲的年輕人踏上了自己的追夢之旅。
參加大大小小的歌唱節目,一個人遠赴他鄉與海蝶簽下一直合約,他在賭一個看不見的未來。
住在陰暗潮濕的地下室,夜以繼日地創作著歌曲,一次又一次被退稿後的他依然沒有放棄。
跟在同鄉的師兄背後跑腿,畏畏縮縮地躲在台下和聲,這個沉默靦腆的男孩在積累和鍛煉著自己的信心。
當第一首歌被選中時,他隻是驚訝;當被告知自己被選中出道時,他隻是迷惑;當第一次站上舞台時,他隻是害羞地微笑。
“原來像我這樣長得又不帥,唱歌也沒有特色的人也能有人喜歡。”
他隻是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業,堅定地前行著。旺盛的創作力,止不住的工作熱情,事必躬親的嚴謹,這個叫“jjlin”的異國少年靠著汗水和淚水成功了。
出道首年,公司沒有資金為他宣傳,他就帶著團隊半年間住在破敗的招待所跑遍了半個中國進行表演;汶川地震那天,他自費來到四川看望受傷的孩子們,連夜譜寫出《愛與希望》;2009年,高負荷的工作讓他胃酸倒流、幾近失聲,在病床上他哭著祈求……
“我真的好愛唱歌,我好愛舞台,我求求上帝,你把我的聲音還給我。沒有音樂,我不知道我活著有什麼意義。”
一個徹徹底底的完美主義者,一個感性真誠的寫故事的人,一個熱忱無比的訴說人,他就是林俊傑。
那一年那一首江南的旋律,讓無數人記住了這個來自新加坡的男孩;金曲連連,唱作俱佳,人人皆知“才子”之名;奔走逆流,熱忱依舊,十年終成天王巨星。
從小聽著你的歌長大,陪我走過數座城市,跨越數所學校,經曆數段感情,橫跨整個平凡又波瀾的青春歲月。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很感謝有你的歌聲溫暖。
記得高三那段陣痛和迷茫的日子裏,我的成績因為心態失衡嚴重不穩定,甚至跌落年級倒數。但是你說:我們在各自的領域努力,我們就一定會遇見的;無論日子再難,我都願意慢慢陪你耗;要努力,不要放棄,要跟著我一起,聖所的人兒一定會重逢的……在無數個留著眼淚的深夜,是你的歌聲讓我看見了裂縫中的陽光。
記得那年的成都演唱會,大雨傾盆,雨滴落在冷冷的夜裏,好多人都開始離場。但我沒有走,因為我看見舞台上的你毅然奔向了沒有遮掩的大雨中心,大聲呐喊著:這愛的成都,我陪你們一起淋雨!
我的眼眶有些濕潤,因為我知道,舞台上的這個男人值得我去跟他一輩子。舞台上的他正在閃閃發光,同時也照亮了舞台下的我。
永遠熱忱,永遠熱淚盈眶,永遠跟自己的熱愛。要跟著他一樣,奮不顧身地奔向自己的夢想,奔向自己所希望的未來。
如果有一天我帶你去聽林俊傑的演唱會,那你一定對我很重要,因為舞台上的那個男人,就是我的一整個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