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卷 第十章:福樂鎮暗湧(下)(2 / 2)

這名男子,正是海東村中四聖之一那孫耀祖老爺子的獨子---孫書禮!

孫書禮,一手儒門道法,已至仙境巔峰造化。一身書卷氣息,談吐之間,便是半片陽州才氣!

孫書禮所著之儒文詩卷,數不勝數。

但,讓世人所真正熟知此人才氣的,還是三十餘年前的那件大事。。。

在這陽州,曾有一事,讓這孫書禮……曾經名震九州天下!

民間有言,曾經三十餘年前,孫書禮尚在仕途,身為陽州朝堂禮殿正一品大員,其才氣,陽州盡知。

曾有一日,孫書禮與眾位道友聚酒繪書,曾有一首詩詞流傳下來:

“故人相聚,翠酒金露。彩雲風逐,共聞山霧。幾葦渡舟,玉溪流梳。靈珍煮酒,瓊漿幾壺。赤灼霞光,隨雲垂暮。晚風朧月,共著華書。”

此一詩詞,便是那日,從那書酒之會上,孫書禮的口中傳下。

詩詞雖有華氣內蘊,卻並非孫書禮當年名震九州之關鍵所在。

而讓孫書禮曾名震九州的關鍵在於………就在那日之後,聞名於陽州,震驚天下九州的“長儒山·儒門三十二鼎禮法”………橫空出世!

此書卷,即是詩詞歌賦,亦是儒門哲理。

即是古來禮法,亦是修行功法。

真可謂是………尚未踏入神階,卻於凡間已然成神。留於知識功法、禮法智慧傳於世間,即是功德,亦是修行。。。

然而,在二十餘年前,孫書禮辭官下野,從此銷聲匿跡。

如今,二十餘年過去。尚且識得孫書禮之書者眾多,而依識孫書禮者,卻遠不如當年盛景之時。。。

…………………………

“嗬嗬嗬嗬,還是你這小子喜歡慣著孩子。好吧,既然你都這樣說了,那老頭子我,就先帶著這幾個小子先去置辦些東西。等下置辦齊了,便讓他們回來和你們彙合,老頭子我屆時先行一步,先去趙小子那裏打個招呼。你們吃好喝好之後,記得快些過來。”

孫書禮身旁,一位滿麵紅光的壯碩老者和藹一笑,看著那十幾位孩童皆是一副歡喜期待的模樣,便是點頭答應了下來。

這位老者,正是海東村那不足二十之數的仙階大能之一---洪渝年。

這位老者,據說也是跟隨吳老爺子經曆過那段崢嶸歲月的強者之一,亦是海東村中最為位高權重的一批老者之一。

然而這位老者,卻是十分的和藹隨和,經常與一些小輩孩童,一同把酒言歡,暢談人生趣聞。。。

正比如……此時此刻。。。

“嘿嘿,幸好這次來的是洪叔。好,書禮大哥,那我們先去置辦資貨,免得您那老爹等下回來又要絮叨。哈哈哈哈哈哈!等下兄弟們去萬福樓和你們彙合,咱們也好久沒一起好好的喝一頓了。”

劉青羽和孟浪等人聞言後,也都皆是哈哈一笑,與那洪姓長者略微作揖行禮過後,便勾肩搭臂的快步離去。。。。。。

街市之上,來去之人,熙熙攘攘。

看著數位村中兄弟姐妹,已然逐漸步入那街市人海之中,孫書禮淡然一笑,略似有些感慨之色。。。

“走嘍!孩子們喲,咱們去萬福樓吃好吃的去了喲!”

笑著看了看身旁的幾位村中故友和自己的賢妻內助,還有那十餘名聞言後歡欣雀躍不已的孩童們,孫書禮臉上的笑容,越發的暖了起來。。。

修行儒道真理多年,如今此情此景,這……不正是自己所求的真實麼。。。。。。

------------劇情分割線------------

萬福樓,乃是這福樂鎮東區街市上最大的酒樓。富麗堂皇,八層高閣,占地麵積極為廣闊。

據說,這萬福樓真正的主人,也是那位笑容圓潤可愛的趙員外。。。

眾人來到這萬福樓後,與往常一樣,在第二層要了一間較為清雅的單閣。

然而在眾人方要進入這單閣之時,眼尖的齊麟,卻是發現就在這間單閣隔壁的另一單閣中,主位之上赫然坐著的,便正是曾經在趙員外的綢緞莊上,有過一麵之緣的曹瑛。

而那曹瑛的身側,則是坐著一位錦衣少年和幾位黑甲武者。

仿佛,是感應到了齊麟的注視。曹瑛抬起那雙靈動的眼眸,輕輕的朝著齊麟眨了眨,隨後向著身旁的一名黑甲武士低語幾句。

隻見那名黑甲武士聞言後,便從儲物袋中拿出了幾方早已備好的精致禮盒,向著齊麟等海東村所來的眾人們,大步的走了過來。。。。。。

對本書感興趣的朋友們請加入本書《古道修途》書友QQ群:290786367????????????????????感謝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