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衛子龍猜測的那般,這些朝臣回家之後便發現自己辛辛苦苦培養長大的嫡子被送出了京城,連最後一麵都沒有看到。
他們不敢找暴君的麻煩,便通通去了丞相府找和參討個說法。
但這最後說法沒有討到,還被狠狠的訓斥了一頓。
原因無它,是因為此事陛下在朝堂之上提過,但這些朝臣由於精神萎靡暈暈乎乎也沒有聽清楚話中之話,所以第一時間並沒有去正麵拒絕。
反而是聽到有人出聲讚同便紛紛跟著附和,說到底還是這些當爹的當爺爺的坑了家中嫡子嫡孫。
眾位朝臣委屈,這能怪他們嗎?
主要是上麵那位不按常理出牌!
上早朝時又餓又困又累,大部分的朝臣要麼在打瞌睡,要麼在想吃的,要麼是希望早點上早朝,要麼心思都不在朝堂之上。
這也導致後來陛下提出什麼問題都是速戰速決,心中都是這麼想的,反正不會牽扯到自身的利益,那就隨便陛下怎麼處理。
如今後知後覺才知道出了事情,各位朝臣才知道早朝錯過了很多事情,為了防止後麵繼續遭殃,他們趕忙向和參詢問道,今日早朝說了些什麼。
作為丞相很想一巴掌拍死這群蠢貨,見過蠢的沒見過這麼蠢的,這種豬隊友他真的不想再要。
今日早朝衛子龍一直發揚開會講廢話噴口水的精神,一些屁大的小事沒完沒了的說,就像和尚念經一般。
原本這些朝臣最開始打著精神聽,後來實在聽不下去,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隻感覺有蒼蠅在他們耳邊嗡嗡的叫個不停,至於實質內容直接被忽略。
而衛子龍也就趁大家精神力不集中的時間,將他想要做的事情夾雜在廢話廢話之中說了出來。
這也導致沒有認真聽講的根本不知道他在說什麼,所以才紛紛附和,如今出了金鑾殿想後悔也沒有任何用。
堂堂的一群朝臣被暴君當猴耍了,心情那是一個鬱悶,甚至很多人準備聯合起來搞事情,就從陛下決定施行的事情做小動作。
今日早朝後麵所議的政事,也就是他們錯過的也就幾件。
第一的事情是關於家常館中毒案件疑點重重,又涉及前朝有功之臣堯百萬的家屬,此案件從官府移交給大理寺徹查。
必須做到公正公平,不能徇私枉法也不能包庇任何罪犯。
若如此事在七天都查不清楚,那麼大理寺裏的官員也該換一換。
事關前程,大理寺卿在皇宮急急忙忙用完膳之後,連家都沒來得及回,便馬不停蹄的趕到了大理寺,先查看官府移交過來的案卷,通過內部人員商討之後便開始行動,搜查證據尋找證人等。
第二件事情是關於研究院的成立勢在必行,這事情與和參和雲木私底下商量過,全票通過沒有任何異議,隻是招奇人異士需要通過地方官府大力的宣傳。
第三件事情關於南國人才凋零,求賢若渴,所以來年加開科舉和武舉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重點在這裏,衛子龍有在此說到,由於現在需要任用大量的人才,所以希望各位朝臣做表率作用,讓家中子嗣踴躍投身官場軍隊之中。
畢竟這些朝臣的嫡子,除了個別像蘇大寶那種紈絝子弟的廢材以外,其餘的都是一等一的精英,放在官場亦或者軍隊都沒有問題,就算有問題這兒子的老子或者老子的老子也會想辦法給他們解決。
衛子龍敢給這些小年輕這麼大的官職,其目的不僅是為了磨練這年輕的一輩,還是順便借他們家族的勢力達成手段。
這些朝臣的重心便會分成兩處,一處是京城,一處是兒子孫子所在的地方,如此後期有得他們忙的,到時候他們不會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和他囉囉嗦嗦給沒完。
衛子龍此次回來有所改變,當然,讓位之事依舊是他的最終目標,但讓位期間他也盡自己之能當好皇帝。
為什麼會突然想通了呢?
還不是因為受到那瘋瘋癲癲和尚的言語給影響了。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新青年,他確實不信神魔鬼怪之類的玩意。
但還是那句老話,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因為有很多東西是無法用科學去解釋的,那他暫且信這命數已定,一切如他所願的瘋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