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二章 抉擇(2 / 2)

在目前的情形下,既然方子安不想社稷動蕩,不想魚死網破被金人漁翁得利,卻又要解決這件事的話,那麼選擇湯思退來幫著自己去解決此事,是一個最佳的人選和抉擇。方子安知道這個選擇會讓很多人覺得惱火,覺得不快。湯思退作惡不少,怎能放過此人,怎能與之合作。所以方子安根本沒有告訴身邊人自己的想法。

政治權力鬥爭原本就隻有利益最大化作為行為的準則,合作和反目都是因為利益。有時候即便是敵人也是可以合作可以利用的,隻要能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合作便是可行的。倘若以情緒作為出發點,在政治權利爭鬥之中顯然是幼稚可笑的。權謀之道從來就是合縱連橫互相利用,在其中騰挪,絕不可以好惡作為唯一的標準。這便是方子安選擇湯思退的原因。

事前的一切功課都是有益的,關於朝中大臣們的底細,方子安之前便從史浩等人口中知道不少。知道他們的過去和發跡史,知道他們行事的方式,這顯然有利於在與之爭鬥之中掌握先機。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遊刃有餘。

而此刻,當湯思退在眼前猶豫不決的時候,方子安知道,他其實已經做出了決定。湯思退這個人,心眼多,腦子活。越是這種時候,他越是要做精確的權衡和計算。而不管他怎麼權衡怎麼計算,都沒有任何選項大過自己要將秦檜的效忠書公之於眾給他帶來的傷害。而這便是方子安的底氣。而對於趙構的恐懼,最終會被未來權力的吸引力和可行性所抵消。趙構不是沒退過位,當年苗劉之亂,他便退了位。這明,趙構在不得已的情形下還是會選擇放棄權力的。趙構不是那種為了戀棧皇帝之位而不顧一切的人,除非他沒有任何的退路。但有權宜之法,他便會屈服。這一點從紹興和議的屈辱程度中可見一斑。

“方子安,我可以和你合作幹這件大事,但是,我也有條件。”湯思退沉聲開口道。

方子安笑了,湯思退做出了抉擇。就怕他不提條件,提了,便是成了。

“湯大人請講。”

“我可以和你一起進宮見皇上,也可以對皇上曉以利害,我願意冒這個險。但在此之前,你需和我一起去見普安郡王。我要得到普安郡王親口的承諾,皇上如果退位,我要當宰相之職。我並非貪戀權力,我隻是想更好的為大宋效忠盡力。之前所為對大宋造成的傷害,我要彌補,否則我心中難安。而且,我需要你的保證,在事成之後,你需銷毀那份證據,這也是勸皇上的條件之一。你隻要攥著那證據,終有一日你會舊事重提,我不希望看到那一。”湯思退緩緩道。

方子安笑道:“好,一言為定。這相位原本就是你的,否則我請你來作甚?證據我也會銷毀,當著你和皇上的麵銷毀,我到做到。湯大人行事果決,有擔當有膽魄有見識,隻要吸取之前的教訓,將來必成一代良相。”

方子安送上高帽子,他才不會蠢到去戳穿湯思退話語中的虛偽,什麼不貪戀權力,彌補過失,都是扯淡。他要的便是權力,便是宰相之位,那便滿足他。隻要能達到目的,方子安才不在乎宰相誰做呢,反正輪不到自己。

方子安端起了酒杯,湯思退也端起了酒杯,兩個各懷鬼胎之人舉杯相對,一飲而盡。放下酒杯後,湯思退拱手道:“既如此,我便告辭了。今晚我們皇宮東門外見,我們一起去普安郡王府上去探望。若一切順利,稍晚一些我們便進宮見駕。我還要仔細的想一想一些事情,好好的準備一番,既要做,便要成功。”

方子安笑道:“好,恭送湯大人。湯大人好走,晚上見。”

湯思退拱拱手,轉身快步而去。

方子安站在屋子裏嗬嗬而笑,心情舒暢之極。史夫人從帷幕之後走了出來,方子安忙行禮。史夫人皺眉道:“子安啊,這個湯思退靠得住麼?”

方子安笑道:“湯思退靠得住,老母豬會上樹。”

史夫人嗔道:“你知道他靠不住,還和他合作?他若出去告密,帶人來拿你怎麼辦?”

方子安笑道:“嶽母大人放心,他不會的。他沒那麼蠢。再了,他若想那麼幹,何必猶猶豫豫?早就一口答應我的條件了,何必跟我磨蹭到現在?他沒那麼傻。告密對他有什麼好處?他自知道我做好了安排,一有風吹草動,便會告示滿京城的。嶽母大人請坐,婿敬你一杯,今日之事還得嶽母出麵,湯思退才會前來。若事能成功,嶽母要記一大功。”

史夫人歎道:“我要什麼功?我隻要你們都平平安安的,老爺早點回來,你和凝月早些成婚,安安穩穩的過日子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