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李衍遠遠的消失在視線裏,昏黃的日光下,好像天涯非常的遙遠,哪怕相談甚歡,都會被他割裂成遙遠的部分。
廉武微微舒了一口氣,對身後的家將說道,“走吧。”他拽了拽了韁繩,身下的坐騎“黑鷹”順從的別過頭,讓廉武看了一眼邯鄲城,帶著他,走上了前往鄗城的大道。
趙雍親政之後的第一次軍事會議,就讓諸位將領領會到這位年輕君主的務實,並通過一次大範圍的軍事會議,就給諸位將軍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務實和顛覆。
在那個被命名為“白虎節堂”的大廳裏,趙雍不但宣布成立“代郡”,負責協調北方防務,還著重向各位統兵大將們反複強調:趙國在幾年之內不會參加大的會戰,全力謀劃剿滅中山的計劃。
而這個時候,廉武卻帶著趙雍的厚望,奔赴了邯鄲城的北大門。他將承擔起守衛邯鄲的重要任務。而且誰都沒有想到,他竟然成為了趙雍計劃的第一個執行者。
當廉武進入到鄗城的時候,鄗城令正在修築大半的城門口,迎接著這位年輕的裨將軍。
廉武看著出迎的隊伍,心知新官上任,不能過於驕縱,是以遠遠就下得馬來,將“黑鷹”交給自己的家將,自己疾走幾步,對朝自己施禮的諸位還禮說道:“有勞大人迎接了,武不勝惶恐。請問哪位鄗城令鄭權鄭大人?”
“正是下官。”眾人前頭,一個四十許年級的人,腳踏黑舄,身穿深衣,微笑著看著他,“下官鄭權,乃是鄗城令。將軍來此的消息,整個鄗城極為振奮,為了表示熱情,吾才率領鄗城大小官吏,在此恭迎將軍。”
“大人言重了。武雖為將,但是這治理方城之術、軍隊供給所需,還是要仰賴大人周全的。應該是武向大人行禮才是。”說著,廉武就準備再次向鄭權行禮。
鄭權哪敢接受?兩人推辭了起來,最後決定雙雙進城詳談。
“將軍南來,想必是有新的命令了。”因為鄗城一直以來是趙國對抗中山的重要基地,是以即使鄭權是個文官,依然能夠上馬殺敵,隻不過主要的工作還是負責政務。所以他騎上馬時,著實讓廉武吃了一驚。
“確實。君上已經決定,取全國之力,一意攻伐中山,暫停向中原攻略。未來幾年,鄗城將在築成完成之後,成為北伐中山的重要支點。你我二人,重擔在肩啊。”
“鄗城地理特殊,又處在邯鄲通往靈壽的橋頭堡,鎮守邯鄲的北大門。一旦失守,邯鄲危矣。如今城池修築,已成大半,萬一此刻中山來犯,恐怕城內兩千士卒,三千百姓,頓時將遭受滅頂之災。”說著,鄭權微微歎了一口氣。
“將士們的士氣如何?”廉武皺眉問道。
“枕戈待旦,夙夜難寢。辛虧中山沒有南下的跡象,否則房子的大軍一旦出動,鄗城危在旦夕,這花費了無數錢財的鄗城,估計將毀於一旦。”
“鄗城如此重要,邯鄲就沒有更大的支持嗎?”廉武有些不可思議,不知道為什麼,鄭權對現在的鄗城處境如此悲觀。他一直覺得,作為邯鄲的北大門,鄗城的資源應該是非常充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