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趙國黨爭(1 / 2)

李衍默然的看著眼前的老帥,他能夠明顯看出,這位老帥已經深深的被趙雍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或許正是因為他的支持,才讓趙國的軍事改革在代地推行的如此順利吧。否則,作為代地最高軍事長官,如果他加以阻擾,什麼政策執行下來,都會走樣的。

城牆的另外一邊,趙固看著城下的趙軍士兵的表演,搖搖頭,對身邊的樓緩說道:“看來騎兵的訓練工作,依然任重道遠啊。”

樓緩點點頭,對趙固說道:“相邦,咱們四處走走?”

趙固看了一眼不遠處趙希和李衍的交流,知道樓緩是有話對自己說,於是點點頭,跟著樓緩,慢慢走下了城樓。

“相邦,自去歲開始,君上推行一係列改革以來,代地和河間地區清冊田畝和編民入冊工作都已經完成,軍屯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開展著,其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兩人走下城來,沿著城外的道路負手前行。代王城作為趙國北部最大的城邑,一直以來都是受到重點建設。就連周圍的小路,也都翻蓋一番,保障大軍通行。

“是啊,君上一番苦心,也著實受到了不少難為。如今趙國雖然沒有什麼先君在世時的卓絕戰功,但是厚積薄發,未必不能後發先至。至少君上的思路非常明確,先打理內政,再謀求軍事變革。這也是去歲年末,君上在代地試行軍製改革的原因所在。”趙固回應樓緩說道。

“因此,以吾所見,君上在今年應該會有所動作,以檢驗效果,同時,也要壓一壓邯鄲那群人的口實啊!”樓緩慢悠悠的說道。

“你是說,去歲大朝會發生的趙俊案?”趙固疑惑說道。

“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啊。”樓緩搖搖頭。

什麼是趙俊案呢?

趙俊原是趙國公族裏麵的一個旁支,因為祖上立了一些功勞,有些祖產,有些平民和奴隸,日子過得倒也相當滋潤,至少不愁吃喝。

一日,趙俊的府上來了幾個官吏,說是來自司空寺,負責清冊田畝,編民入冊。對於這一點,趙俊雖然沒有機會麵見公族裏麵的元老重臣,但是私下裏也知道,當今的司空趙成,是君上的叔叔,也是公族的族長,既然是他老人家的工作,倒也斷沒有抗拒之理。遂老老實實的按照規定照辦了。

當天晚上,趙俊和幾個公族子弟飲酒,說起了此事。其中一人偷偷透露到,說是君上之所以推行清冊田畝和編民入冊,其目的是收繳部分多開拓出來的不在冊的土地,然後授予奴隸,讓他們進行耕種。所以現在是造冊,以後早晚要收繳上交的。

趙俊一聽,心中大駭。自己雖然有些祖產,但是人口越來越多,祖產已然是不夠用的,於是也學的其他世家大族,偷偷開墾了些田地。因為是趙成主持此事,也就沒多想,沒想到裏麵這麼多東西。但是登記已然是改不了了,看來這份田是免不了上交了。

一邊聽其他子弟的絮叨著這些,一邊喝著悶酒,趙俊的心情越差,喝完酒,迷迷糊糊的就往家走去。沒成想,半路正好遇見去自己家清冊田畝的官吏。他正愁找不到正主,於是上前,求著他修改一下田冊,幫自己遮掩一番。那官吏自然是不允的,和趙俊當街推搡起來。

趙俊喝了點酒,又見對方不配合,於是腦門一熱,拿起路邊的菜刀,就將官吏砍死在路上。周圍的人群一見有人當街行凶,趕緊去報官,同時也有幾個大漢,拿著扁擔什麼的將他圍堵起來,不讓他跑掉。於是他當場被捉住,扭送官府。

由於事實清楚,趙俊的判決很快就下來了,當街行凶,罪無可恕。按趙國律法,田產充公,本人待秋決後死刑。

事實上這件事情很簡單,就是一個當街殺人案,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人證物證具在,任何人都無話可說。但就是在這件事已經判決之後,有一個人,在大朝會上,認為該案另有隱情,必須重判。

此人,就是趙成。他給出的理由是:趙俊雖然當街行凶,乃是因為聽信他人謠傳所誤,加上醉酒,情由可恕,希望君上看在他先祖有功於國家,免其死罪,或將其祖產退回公族,由公族處理。

此言一出,天下大嘩。沒想到身為司空,趙成竟然袒護行凶之人,而且希望將祖產退回公族,而不是收歸國家。這種事情,可真是第一次見。不過很顯然,他的對手對此表達了不滿。

“君上,趙司空此言,老臣不敢苟同。”肥義在隊列一側前出一步,昂然不懼的看著趙成,一言一句的說道:“法著,從水也,其意為律法之設,在於水端之一碗,公平公正,無從偏袒也。而如今,趙司空所言趙俊之無罪之理由,其一乃是趙俊是有功於國家之後輩,其二是其醉酒行凶,情有可原。另司空所言,其罪不至死,可以財產抵扣。以在下看來,無一可成其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