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君心難測(1 / 2)

近日以來,邯鄲的百姓的臉上洋溢著笑容,就連平日裏耀武揚威的小官吏們,也開始說話和善起來。更不用說那些不知道哪個國家的流浪漢,也被城門吏們暫時收容了起來。而那些鄰裏之間的糾紛和雞毛蒜皮的事情,更是絕跡了。邯鄲城頓時成為了中原首善之區。

整個邯鄲城也裝點一新。不但修葺了城牆,粉刷了宮殿,添加了防守器械,而且就連街道,也重新進行了修繕。特別是,為了增加強邯鄲城的排水功能,在兩側增添了排水管道。大北城的主要幹道街道,還用條石填充,摒棄了之前的泥土路麵。雖然剛開始,人們不很適應,但是很快大家都發現,下雨天那種泥濘不堪的情況得到了改善。

與此同時,邯鄲城的功能區也進行了重新整理,不但將之前的各個功能區重新劃分的界限,明確了各區域的職能,還特地將居住區和商業區單獨挑揀出來,設立不同的管理機構進行管理。

不管怎麼說,通過一係列的調整和修繕,邯鄲城不但粉飾一新,而且成為一座功能齊全、防守堅固的堅城,像當年被魏國圍困而投降的事情發生概率,降到了最低。

可以說,最近這一段時間以來,邯鄲算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然,人人都知道,這種變化為什麼會發生。

“君上,這是您婚禮的禮儀流程,請您務必要牢記在心,萬萬不可出了岔子。”肥義遞上兩三卷竹簡,恭敬的說道。

“君上,這是您婚禮當天,需要遵守的各種禮法規矩,請務必熟記,以免失了禮儀。”趙成遞上兩三卷竹簡,恭敬的說道。

“君上,這是您大婚當日,需要接見的賓客名單,很多都是各國的重要使節,請您務必熟記,以免鬧出什麼笑話。”樓緩遞上兩三卷竹簡,恭敬的說道。

“君上......”

“夠了!”趙雍絕望的說道,“不就是結個婚嗎?為什麼要如此隆重?就這些東西,孤要看上多久才能記住?”

三人麵麵相覷,互相看了一眼,還是肥義前探一步,對趙雍說道:“君上,我趙國以中原上邦自居,一舉一動,自然要遵守禮法。臣下們呈上的這些東西,都是為了更好的完成這次婚禮,既不失了趙國的氣度,也不丟了您的顏麵,還請君上多多擔待。”

“不是孤不擔待。”趙雍愁眉苦臉的說道,“雖然一國之君,婚禮不可輕慢,但是這些東西不但佶屈聱牙,而且繁瑣至極。孤每天要處理如此多的政務,代郡的戰況還不明朗,眾位讓孤如何靜下心來,應付這些東西呢?”

“這個...”肥義也意識到,這麼做的確有些為難趙雍,因為趙雍說到底還隻是個孩子,尚未定性。何況最近趙國的確是有一場戰事在外,若要完全背下這些連自己都望而生畏的東西,他還真的有些不忍心。

“君上,禮不可輕廢,否則,我趙國與那秦國有何區別。”趙成見肥義有些鬆動,趕緊出來幫腔,“君上雖然依胡法治軍事,但是還請以禮法行國事。否則,老臣實在沒臉在列祖列宗麵前祭祀祈禱了。”他說著,一個大禮,匍匐在了趙雍的幾案之前。

“好了好了,叔父趕緊請起,孤答應便是。”趙雍無奈的說道。雖然很多事情上他獨斷專行,這些老臣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和他計較,但是隻要觸及到了他們的底線,趙成就不依不饒的。趙雍也知道,這是一種君臣之間的默契,若非如此,恐怕趙成早就走到自己的對立麵去了。

實行“維新”以來,趙國在今年就嚐到了甜頭。

先說糧食,根據司空寺的初步統計,維新一年,隨著邊地實行軍屯開荒,邊疆自行解決了一部分糧食問題,由邯鄲供給的糧食數量減少;一些隱田的暴露和收回,使得在冊田畝數較之趙肅侯十五年還要多出百分之二十,而根據多出的土地提供的糧食,使得整個趙國糧食產量恢複到了趙肅侯十八年的水平,邯鄲、中牟甚至晉陽的糧倉幾近盈滿。

再說稅收。趙雍前世就是做生意的好手,後世的種種規則,對於他來說非常熟諗,更何況是現在經濟思想幾乎為零的時代。一方麵趙成這位大司空把握經濟大局,另一方麵他時不時的將自己後世的熟悉的一些經濟規則運用到實際政務中,非常平穩的調整著趙國的經濟結構。從數據上來看,趙國一年的稅收,特別是商稅有所降低,主要是趙雍一力推行的土地政策得到了良好了實施,使得農稅的比重穩步上升。與此同時,雖然沒有明確的下令禁止奢侈品貿易,但是因為趙雍時不時的透露出的信息,官吏們也是伶俐蟲,明白趙雍這是在敲邊鼓,就看自己明不明白。所以趙國貴族上層的奢侈之風有所禁止。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趙國的農業生產水平。

不過趙雍可不是完全希望“重農抑商”,因為商業本身是促進國家生產進步的。所以他在調整經濟政策是可謂是萬分小心,甚至自己在王城之內,設立了一塊邯鄲的物價表,每天讓大臣和內府派人打探消息,比趙成都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