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章揮動令旗,齊國的大軍登上了城頭,將燕國人圍在了一起。燕人見大勢已去,不得不扔下武器,等待他們的將是囚徒的命運。
周定王七年,齊將匡章率領齊宋兩國聯軍,浩浩蕩蕩的越過大河,深入河間之地,抵達燕國南長城。燕國太子姬平號召各地打開城門,歡迎齊軍,平定叛亂,除了個別城池堅守之外,大部分城邑守將,因為太子姬平,和子之的倒行逆施,打開城門,歡迎齊軍入城,齊軍一路勢如破竹,僅僅用了三十多天的時間,就攻到了薊城之下。
齊國的行動,吹皺了一池春水。中山以司馬喜為主帥,領兵三萬,進攻燕國,四十天內,接連攻破曲逆、陽城,兵臨桑丘之下。所過之處,燕軍望風披靡,一觸即潰,導致中山很快就取得了優勢,拓地百裏。中山王大喜,禱告上天,慶祝有此戰功,拜司馬喜為中山相邦。相邦樂池,大夫公孫弘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借司馬喜帶兵在外之計,告發他通敵趙國,此次出兵,定然有不臣之心。然而司馬喜不但不推脫自己的罪名,反而承認有罪,願意卸下主帥一職,回靈壽領罪。
就在這個敏感時期,趙國使者來到了靈壽。
中山王宮的擺設,一如既往的奢華。中山人喜歡金銀器,特別是上次北伐之後,趙國和中山國通商越來越頻繁。趙國的商人喜歡中山的狐裘獵物,中山喜歡趙國的精美器物。雖然趙國如今富有北疆,各種草原獵物不勝枚舉,但是中山國勝在距離較近,交通方便,是以沒有特殊的意外,商人們還是喜歡來到這裏。而精美的趙國工藝品,成為了中山國貴族的最愛。
李疵緩緩步入大殿,尚未見到中山王,就看到大殿上各種裝飾,無論是錯金銀的神獸,還是雕刻著遊獵圖的屏風,都說明這個王宮的主人對於金銀器的熱愛,如果再注意到最上麵的四龍四鳳的青銅幾案,那種排場和氣勢,你是斷然想象不到是來自於一個遊牧民族的。當然,幾案兩旁的十五連盞銅燈,就連趙雍都沒有。
李疵一言不發,卻都記在了心裏。他走到中山王麵前,慢慢行禮:“趙國使臣李疵,拜見大王。”
“使者遠道而來,寡人惶恐,賜坐。”
李疵拜謝,起身跪坐在中山王的下首,這才抬起頭,看到眼前這個老人。說他是老人,是因為須發皆白,聲音沙啞,精神雖然矍鑠,卻依然難掩其說話間隙的喘息。時間曾給這位老人無盡的野心和巨大的榮耀,但是時間同樣在這個時候,給了他該有的衰老。<>
“使者此來,據說乃是奉趙王之命而來。”
“疵此刻前來,乃是為了祝賀中山拓地百裏,連戰連捷。趙王特命臣下攜美女百名,書籍百種,送於大王。另外,為了祝賀中山取的如此戰績,趙王另外送銅百斤,恭祝大王鑄金以紀念此戰。”
中山王對於趙雍的心情,很難捉摸。一方麵,這個後生晚輩的治國水平,遠遠強過趙肅侯,雖然趙肅侯在位時,東征西討,但是取得的戰績非常有限,甚至於經常被中山國圍攻,而且正是在這位趙王的帶領下,趙國占領了中山的半壁江山;另一方麵,這個趙王對於中山頗有些曖昧難明。上次北伐之後,雖然占據了中山領土,卻繼續和中山通商,並且遷入了很多手工藝人,書籍,一時間,靈壽學風大熾,手工藝品琳琅滿目,其形其狀,頗似中原,讓虛榮心極強的中山王恍惚覺得,中山已經和其他中原國家無異了。這些,都是拜趙雍所賜。
“使者言重了。”中山王盡量做出一個友善的表情,“中山和趙國,本就是一衣帶水的鄰邦,隻不過多年以來,戰爭不斷,百姓不得安定。上次兩國交戰之後,兩國一直交往甚密,互通有無,此乃兩國之福。今日又幸的趙王贈予青銅百金,寡人定當鑄造大鼎,紀念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