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母子陌路 新(1 / 2)

“太後。”嬴稷起身,恭恭敬敬的向迤邐而來的羋子行禮。回到秦國之後,因為沒有親政,所以政事一般都有羋子來決定,自己隻不過按照羋子的要求列席某些政務,隻聽不說。嬴稷到沒有感覺不妥,畢竟這幾日的經曆,足夠他學習很久了。

“稷兒,免禮。”羋子坐在嬴稷上首,滿意的看著自己這個兒子。

嬴稷的確是長大了,在趙國的經曆,又讓他多了些許的城府。但是在母親眼中,兒子是永遠長不大的。看著嬴稷恭敬的眼神,她的心中莫名升起一股煩悶。

“這幾日稷兒潛心學習,不知道是否有些長進?”

嬴稷老實的搖搖頭,“政務千頭萬緒,平日裏聽太後和相國、大臣們商議,就已經頭疼不已,回頭還要聽師傅們教導。稷兒覺得,若無太後和相國,稷兒是絕無力承擔秦國重任的。”

聽嬴稷說道這話,羋子心頭煩悶更盛。

“稷兒勿要傷心。”她壓著心頭的不滿,依然春風在麵,“你尚且年幼,不能處理政務,亦非能力不及,而是年齡尚幼,等磨礪幾年,自然就能夠擔此重任了。這幾年,小童就替稷兒先擔著些”說著,她眼神一轉,語氣一變,“另外,你那些兄長舅伯,可堪大用的,自然也要提拔上來,幫襯著你。”

嬴稷點點頭,“稷兒清楚,是以太後以舅父為鹹陽將軍,自然是為了我們母子的安危考慮。”

“這恰好說明,稷兒並不是什麼都不懂,至少小童的心思,稷兒還是清楚的。”她看著嬴稷,盡量讓自己顯得非常慈愛,“這幾日,小童也在思慮著,你的兄弟舅伯們也可以獨當一麵了,也應該出來,為大秦,為稷兒出來做些事情,分擔一些擔子。”

嬴稷表情一凜,轉瞬即逝,立刻換上一副虛心求教的表情問道:“前幾日,相國說提議以白起將軍為守將,駐守宜陽,稷兒覺得還是有些道理的,畢竟白起將軍作戰勇猛,也是一名良將,擔任宜陽守將綽綽有餘。不過,太後卻拒絕了此事,轉而推薦了向壽。”

他悄悄看了一樣羋子,發現其表情無異,於是鼓足勇氣繼續說道,“稷兒當時覺得太後自然不會耽誤國事,而行那任人唯親之事。隻不過思來想去,向壽將軍比之白起將軍,多有不如。為何太後要拒絕此事呢?”

羋子看似古井不波,實則內心早就洶湧澎湃了。就像是每次看到嬴稷的時候,都覺得喜憂參半,因為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說,他最喜歡,永遠是公子芾這個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相依為命的小兒子。

“看來稷兒真的是長大了,以後學習政務,亦要有所思考,才不能被他人牽絆。”羋子微笑著起身,朝兩邊的宮人們使了一個眼神。宮人們心領神會,自覺地退了出去,守在門外,殿中隻剩下母子二人。

羋子緩緩起身,悠悠說到:“的確如相國所言,白起無論是能力還是功勳,著宜陽守將之位,非其莫屬。更何況,他一路護佑稷兒從趙國來到鹹陽,也算是擁立功臣,一個宜陽守將,也算是能夠全得稷兒對白起將軍的感激之情了。”

嬴稷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他的這點心思果然沒有逃脫羋子的眼睛。他對向壽擔任宜陽守將並非排斥,隻不過是想獎勵一下白起罷了。

羋子將嬴稷的表情盡收眼底,知道自己猜度沒錯。“隻不過稷兒要記得,你我母子雖然安坐鹹陽,但是隻有一個魏冉,是救不了我們的。我們還需要更多的魏冉幫助我們,才能使你當好這個秦王!”

“白起雖然不是相國的下屬,卻是甘茂提拔的才俊,是以對於甘茂,想必別有一番報恩之情。白起這個人,英勇、善戰,隻不過對於人情世故,卻難以取舍。”羋子一邊思索,一邊緩緩道來,“若是因為個人私情,而誤了國事,既對秦國無益,對於大王,也是可惜了這個人才了。”

嬴稷知道,羋子這是隱晦的告訴他,甘茂對於死去的秦武王有極深的感情,是以羋子對甘茂非常不放心。白起是個極重感情之人,又和甘茂走的太近,若是被甘茂牽扯進來,損失絕非一個大將那麼簡單。

“何況,白起行事獨斷魯莽,空有武略。宜陽新征之地,最重要的就是教化修葺,而非興兵作戰。如今秦國內亂猶在,而外地環伺,若是白起一意孤行,挑起和韓國的戰端,則勢必影響秦國的平亂之事,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