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當下果斷地對大叔說道:“我先自己在這裏看看,可以嗎?”
大叔沒好氣地哼了一聲,“小心著點,別大驚小怪的啥都來問,我沒那個閑工夫,忙著呐!”
角落裏有一個燒陶的拉胚機和轉盤,這位師兄看樣子是正在修複一個什麼器物。說是修複,我看是跟再創造差不多了,整個原件隻有兩三個瓷片,也不知道他是怎麼知道原件是什麼形狀的。
我答應著,就在裏頭仔仔細細打量姚千眼的這些寶貝藏品了。
我估計這些都是姚千眼的私人藏品。
他一個鑒寶師,要說家底有多麼的豐厚,也未必。值錢的好東西也就那麼幾樣,所以其他的麼,大概都是他多年來搜羅到的,很珍貴,有文物價值,有代表性,但是不怎麼值錢的,是殘片。
對於收藏界來說,哪怕隻是裂那麼一個小口子,有一點點瑕疵,價格都要低上很多很多了。
這工作室分為三間,最外頭的一間最大,也就是我一眼就看到的這一間了,約莫有一百多平米大。
而左邊的小間裏擱著的是幾樣大件的東西,基本上也都是殘損的,有斷腿的家具,也有掉了胳膊的石人陶馬。
右邊還有一間,上著鎖,我估計那是姚千眼的私人辦公室了。
這最大的一間屋子裏頭,大致又分了幾個類別,其中金器隻有那麼少量的幾樣,擺在一個玻璃櫃子裏頭,隻占了一格。
玉器也不算太多,殘損的居多,占了三個格子。這幾個格子的玻璃看起來比別的要厚,玻璃櫥是上了鎖的,大概也因為比較貴重一點。
其他的格子就比較隨意了。我大致看過去,他都是按照年代從左至右擺放的。
我回憶著先前知道的那麼一點點古董方麵的知識,勉強能認出幾塊殘片的大致年代。而絕大部分,都是我不能確定的,隻能按照他拜訪的順序大致猜測。
我知道這位師兄是不會教我什麼東西的,所以我心裏有什麼疑問,也都牢牢地記在心裏,打算等著下次見到姚千眼了,再好好問他。
這大叔說他不怎麼過來,我可不太相信。這麼多寶貝藏品,按照一個正常的收藏愛好者來說,他不能丟在一邊不聞不問,肯定是得經常來看看的,就像葛朗台天天要清點他的金幣一樣。
就算他來的次數少,我天天來,總能碰上。
我這麼想著,低頭仔細去看那些破碎的殘片。
我看了那麼兩個小時,站著都覺得腿有點酸,還沒把屋子裏的東西認真瀏覽完畢呢。
這時候聽見外頭有腳步聲。
這整棟樓所處的位置比較偏僻,這一層幾乎都沒什麼人,所以聽見腳步聲的時候,我下意識的就屏住了呼吸。
果然,腳步聲越來越近,最後直接踏進了門。
我隔著兩個玻璃櫥回頭去看,果然是姚千眼!
看來這大叔是睜眼說瞎話,故意騙我來著。還好我沒聽他的,直接轉身就回去了。
我連忙迎過去,“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