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帝一十四年,本就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迎來了史無前例的大動蕩。
本就大旱之年,天災頻發的九州諸府地動不止,史無前例的地龍翻身引發滔天災劫,九州之民死傷無以計數。
值此國難關頭,帝都作為北地諸城池之首,也是唯一沒有地動的北地城池,居然封城閉戶,不納災民,不發賑災之物,九州各地城池一度與帝都廟堂失去聯係。
西安府闖王高迎祥之侄,闖將李誠者接替闖王之名,聚集民兵數以十萬計,攻克洛陽城,斬福王朱常洵,劍鋒直指帝都。
九州之內紛紛擾擾,九州之外亦出驚天變故。
早就一統女真諸部的建州女真之主皇無極逆天下之大不韙,不入九州,不見泰山,竟於長白山祭天封禪,建國立號,定都盛京。
當日,長白山拔高五百丈,千餘丈雄山之上,竟有蒼龍纏繞,不見長白,隻見蒼青。
神跡之下,女真,或者說清人攜大勢收攏前朝大元餘部,搜尋萬隻丈高青狼,構建一隻不世狼騎,橫掃關外大明諸城池,山海關外,隻餘下寧遠錦州兩座孤城。
幸不世狼騎長驅直入之時,於山海關前受挫,這才沒有在地龍翻身,九州天災地劫交加之時,上演異族入關之人禍。
據傳,那日不世狼騎,在山海關前,聽見一聲龍嘯,山海落日之下,隱約有黑色龍影閃現。
“當初我大明修建山海關,本就是為了接續大秦的長城萬裏,有萬裏長城之力加持,草原無敵的狼騎也飛不過關隘。
何況錦州和寧遠之中,還有祖太壽和吳長伯這兩位叔侄將才,太壽守城之能,不下當初挫敗後金,立下寧遠大捷的袁重煥。
而長伯坐鎮的寧遠距山海關不過百裏之地,有吳長伯在,這兩座孤城就會永遠佇立,成為我大明在關外的旗幟。”
太和殿中,不過剛過而立之年,卻因國事已然有些早衰之相的思帝翻閱著手中的奏折,麵露沉凝之色:“那因地動之事,得以聚集數十萬叛軍的闖王李誠者,倒也不足為慮,畢竟是因地動之事方才心生怨懟的百姓。
地動非人力所能致使,便是心中有怨氣,隻要朝廷能夠鎮壓九州地動,處理好善後事宜,卻也不是不能策反。
最重要的,還是這揚州之地...
百萬生民,悉數夢到一位手持金劍的儒生,周身有黃龍纏繞,救生民於水火,持劍與蒼龍而鬥,鎮壓揚州地動。
身披帝袍,火彰為日的大明帝王,卻坐觀其鬥,最後甚至倉皇而逃。
百萬之眾,異人同夢,且夢中之事,確實應驗,揚州是九州之南唯一沒有收地動之擾的州府,千裏之地,一人未死。
不到十日功夫,揚州之地就立起十萬生祠,以夢中儒生為教主,發展出比之闖王部隊十年義軍,兩度死灰複燃還要廣大,信仰還要堅定的義軍。
隆祖,您既然已經出關,能否為朕解釋一下,這到底是白蓮彌勒等教妖言惑眾,還是確有其事。”
空無一人的太和殿中,同樣身披帝袍的隆帝聚散成型,麵色陰沉的望向思帝,寒聲道:“你是在質疑朕嗎?”
“不該嗎?”
思帝撇開手中的奏折,罕見的硬氣道:“隆祖,國運三分,我察覺的到其去了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