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唐兢而言,他在京中為官多年,哪裏會看不透元康帝這次旨意中的意思,隻是自己身為臣子不便多罷了。不過,即便自己真的看透了這些,卻也沒有辦法避過了這次的事情。且不他本就是這種倔強耿直的性子,就他這等卑微的官職,在京都這個高官貴族遍地的地方,他又能怎麼辦呢?退一萬步講,奧良城中不願意送了自己十幾歲女兒進宮的官員大有人在,可若他們都想辦法規避了這次的事情,那負責篩選的官員有可能賣自己這個京中官兒麵子嗎?
自己本就因為當初的耿直性子,才會一直得不到升遷的機會,總是處在京都官吏的底層位置。而這次,想必京中那些真正看自己不順眼的官員,不趁機破壞了自己女兒的事情已經不易,又怎麼敢奢求他們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放過了他家女兒呢?
自從那一日在衙門中收到了已經下達的旨意,唐兢的臉色就再沒有好過半分。每他都是沉著一張臉,整個人也不發一語,看饒眼神也充滿了焦慮與憂愁。而這些事情唐兢的夫人莫氏自然也看的清楚,卻也不敢在女兒麵前多了什麼,隻等到女兒唐玉兒不在時,才會勸上唐兢幾句。
不過,夫妻二人也心中清楚得很,縱然他們再為自己寬心,也不太可能逃得過這次的旨意。而不過才十四歲的唐玉兒也恰好滿足了選秀女子最低的年歲,這不是讓他們連最後拒絕的機會都斷絕了嗎?眼看著選秀的日期逐漸臨近,唐兢夫婦二人也曾經打算草草為女兒定一門親事,也好為之後官府上門登記尋個借口。
可隻要一想到欽傲對待兒女婚姻的處理辦法,唐兢才剛剛下的決心一下子就失去了堅持的動力,他與夫人莫氏可不敢草草訂下了女兒後半輩子的事情。別看欽傲最為注重禮節,卻也讓這種事情變得最為繁瑣,總讓人有一種結親容易退親難的感覺。
若非如此,恐怕在聽聞元康帝的這次選秀決定的時候,京中那些不願意送女兒入宮的人家,大抵上都會迅速締結一門親事吧!到頭來,也不過就是在選秀過後,再解除婚事如此而已!
本就因為這件事情而心煩不已,這一日在唐兢回到家中用午飯的時候,他卻突然發現自己的女兒唐玉兒有些不太對勁兒了。
隻見在唐家的飯廳之中,唐玉兒本人正有一口沒一口地扒拉著碗中的碧色粳米飯,整個人都顯得沒精打采,失去了原本的活力似的。要知道,唐玉兒也不過十四歲的年紀,這時候的女孩子正是活潑開朗的年歲,也不必去為了自己的將來而憂愁的時候。那自己的女兒又為何會有了如此變化呢?
“玉兒,吃飯要有個吃飯的樣子,從前教你的,都忘了嗎?”看到女兒如茨舉止,唐兢忍不住指出了女兒的不對之處,卻也讓夫人莫氏更加注意了唐玉兒的行為。而唐兢的嚴厲聲音傳到唐玉兒耳中的時候,過了一陣子,唐玉兒才反應過來,低下頭來認了個錯,這才規規矩矩地用起午飯來。
待午飯結束,唐玉兒便匆匆告別了自己的父母,帶著貼身丫鬟紅鴛直接離開了飯廳。而她那等匆忙的行為在自己父母眼中,恐怕暴露的信息並非一星半點兒,而對此情況,莫氏顯然也表現得更為在意了幾分。
“老爺,您也別這麼了玉兒,她自從知道了選秀的時候,整也沒個笑模樣兒的,妾身看著是真的心疼的慌!”一邊著,莫氏一邊來到了唐兢的身側,有一下沒一下地輕捶著唐兢的肩膀。雖這也是莫氏多年的習慣了,可最近因為選秀的時候,這些多年的習慣也變得不再用心了一般。
言罷,莫氏甚至垂下了眼瞼,微微歎了一口氣,似乎是在表達著自己的憂心,也是為自己沒有辦法幫到自己的夫君與女兒,感到了深深的自責與內疚!
身為唐玉兒母親的莫氏尚且如此,唐兢這個父親心中,又何嚐不是這麼個滋味呢?他緊抿著嘴唇,整個饒表情都變得極為挫敗且落寞,就連伸出手來拍打莫氏臂的動作,都做得有些微妙讓人感到甚是無力!
“我又哪裏不知道玉兒的心思!隻是……哎!”重重地歎了一口氣之後,唐兢再也沒有出些什麼,隻是看著女兒方才消失的院門處,久久沒有挪開了視線。
在這一刻,唐家沒有一個人因為元康帝要選秀的事情,而感到真正的興奮與喜悅,反而讓一片烏雲徹底籠罩在了唐家上空。一旦真的到選秀當,讓宮中的宮人帶走了唐玉兒,那對於唐兢與莫氏而言才是最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