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思念(1 / 2)

雖然離開了睿王府,可每到傍晚的時候,秦梓靈就會想起和她一起吃飯的軒轅毅。

那段時間,無論軒轅毅有多忙,他都會趕回來和她吃飯,即使每一道菜她都選的是他最不愛吃的,他也會趕回來。

白玉鐲子和白玉簪子都被秦梓靈取了下來,放在一個精致的盒子裏。

……

邊境的月亮是戰士最不想看到的,誰都想回家,但誰都不能回,他們的國家需要他保護,他們的家人也需要他的保護。

月亮如鉤,照在巡守的士兵身上。

軒轅毅揉了揉太陽穴,幾日都沒怎麼睡覺了,先是一直趕路,然後到達目的地以後就是勘察地形,商談之類的。

人多的時候還沒發現疲憊,一安靜下來,思念和疲勞就蜂擁而上。

摸出懷裏的荷包,軒轅毅對著燭光仔細看著上麵的紋絡,一片墨綠的荷包上,獨留了一朵孤傲的百合。

他還記得在徐朗婚禮上的那天,他曾鬧脾氣,對秦梓靈說她從未送過東西給他,但其實秦梓靈送過,這個荷包就是她送的,不過好像連秦梓靈自己都忘記了。

打這一場仗有多大的風險他是知道的,雖然這易國是個小國,但將士個個都是驍勇善戰的人。

而且這次戰爭本就是他們蓄謀已久,專門又挑了一個天熹朝受難的日子。

前些日子南方的洪水,不僅讓天熹朝的收成減少了很多,為了救助難民,他們一開始又投入了大量的資金。

所以當時有很多大臣反對出戰,就是怕天熹朝的後援跟不上。

但他來這邊看過,這場仗已經迫在眉睫了,他們必須得立馬出戰。即使他們可能這場仗打著打著就沒了糧食,沒了生活用品,但他們還是得打。

把荷包小心地收進懷裏,明天,他們就要來和易國的人首次開戰了。

次日,天空陰沉的低垂,緊張的氣勢一觸即發,這是兩方相交的首戰,所以,他們都想贏。

上百萬戰士,站在兩邊對峙著,誰也沒先動手,易國人向來好戰,但他們也聽說過軒轅毅的名聲,此時,兩方都在觀察著對方。

最終,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這場戰爭,一直從頭天中午打到了半夜,最後是軒轅毅險勝,雖然雙方損失都很嚴重,但再怎麼樣,也算是個喜訊。

消息傳到京都,大家也是一片歡呼,但秦梓靈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裏卻怎麼也開心不起來,老百姓不知道,可前些日子賑災的時候,她就知道,天熹朝的國庫已經空了。

他們這場仗,完全是劍走偏鋒。

這期間,秦梓靈去了一趟月劍莊,再怎麼樣,她的心裏都放不下軒轅毅。

因為不想軒轅毅受傷,秦梓靈這幾日研究出了一種殺傷力更大的劍,讓沈清立馬給宮裏的人,就連現成材料,都準備好了,直接送到了皇宮,也給國家省了一大筆銀子。

這邊,秦梓靈即使離開了王府,可也在時刻打聽著軒轅毅的消息。而另外一邊,軒轅毅一開始就帶領著軍隊取勝,即使是險勝,但也至少取得了勝利。

可是這場仗越打到後麵,軒轅毅愈發吃勁,國家的儲備根本跟不上了,軍糧也是,運來的越來越少,馬上就要入秋了,應該送來的厚一點兒的衣服也根本沒有送過來。

再這樣下去,遲早會軍心不穩。

秦梓靈不是特別清楚,國庫到底窮到了什麼樣子,所以壓根不會想到有一日,軍糧也會斷。

將近半個月的時間,易國沒有再主動進攻,就隻是兩方遙遙對峙著,隻要軒轅毅一進攻,對方立馬轉頭就跑,一來二去,大家就知道了敵軍的想法,他們這是要困死他們。

或許是他們的探子得到的消息,天熹朝國庫已空,所以對方才敢這樣和他們耗下去。

一時間,軍隊裏猜疑聲四起,軍心也在動蕩。

營帳裏,軒轅毅和幾位將軍麵前擺著一張地圖,那是每次易國逃跑回去的路線。

“王爺,軍糧最多隻能撐十日了!京都也沒有任何消息說要送軍糧過來!我們必須得趕快打贏這場仗!”

軒轅毅的下方,一個絡腮胡子的大漢著急地說道。

他性子本來就急,此時遇到這麼迫在眉睫的事情,他能不急嗎!

“王爺,雖然軍糧的事情著急,可是您看,每一條易軍逃跑的路線,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關卡,我們若是擅自進攻,肯定會中了易軍的埋伏。”

坐在另一方的一個將軍指著麵前的地圖,沉穩地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