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4、匠人們的智慧(2 / 3)

“羨慕了,年輕人的想法就是不一樣。”

觀眾們開始討論送給林洛瑤折扇的扇麵,八卦的氣息在直播間裏擴散開來。

夏傑笑而不語,選擇了不回應觀眾們的八卦。

對於和林洛瑤的親密度,雖然每天都在上升,但是夏傑依舊無法確定兩個人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說是朋友,兩個人之間的親密程度,確實也超出了普通朋友的界限。而且加上爺爺的煽風點火,兩個人就算是打算以普通朋友相互對待,也成為了一件難事。

如果說是戀人的話,兩個人之間卻還缺點事兒。

因此,對於大家的八卦,夏傑也隻好笑而不語。

“咱們畫完了扇麵,等待陰幹完成之後,就是要將經過加工的宣紙折成扇麵。”終於,兩幅扇麵都已經陰幹完成,夏傑轉移了大家八卦的話題。

“咱們需要注意的是扇麵之間的間隔,需要與扇小鼓之間的間隔保持一致。這樣才能保證每一根小鼓都能夠待在適合的位置。”

折紙的過程不不是很難,夏傑很快完成。

“接下來,咱們需要穿小骨。在此之前需要用一根細長的竹棍將扇麵的每個夾條去除並且疏通空隙,然後將扇骨小骨逐一傳進對應的折裏。”

因為之前在扇麵之中放了小小的夾條,此刻穿小骨的過程異常的簡單。

“原來,之前不直接把扇麵糊上,是因為這個原因啊。還是古訓來的更加穩定一些。”

“看來老祖宗告訴我們不能偷懶,是對的啊。。”

“到時候如果不喜歡這個扇麵了,完全可以用一樣的方式,將扇麵拆卸下來……不過看這種情況,扇麵畫著的畫與扇骨上麵的詩句一致,恐怕再也拆卸不下來了。”

看著夏傑穿小骨的過程如此輕鬆,大家不由得承認了一個觀點:老傳統的手藝技巧之所以能夠留到今天,是有一定道理的。

那些看起來複雜的東西,一定具有他存在的意義。

“其實,繞遠路,有時候也會成為一種捷徑。”夏傑笑著說道。

“接下來,咱們還要注意一下:此時扇麵的邊,看起來並不圓潤。咱們需要進行一步‘撩扇’,用宣紙條給扇麵頂端包邊,並且要將扇邊磨圓。不僅使扇麵外麵更加整齊,還能起到保護扇麵的作用。”

“手藝傑,扇麵本身就是宣紙製成的。包邊又用的是宣紙條,這樣做究竟有什麼意義呢?如果是保護扇麵的話,用其他的東西不會更好一些嗎?”

直播間有觀眾表達了自己的疑問。

“如果使用其他的東西,整個扇麵看起來就十分不協調。”夏傑回應那一位提問的觀眾。

.mimiread.

“可是,如果是用宣紙條進行包邊的話,那還不如直接選擇不包邊。反正用的都是宣紙。”那位觀眾依舊無法理解包邊的意義。

夏傑見到這位觀眾還是無法理解這個過程,於是先將一把扇子的扇麵頂端進行包邊,然後用兩把扇子進行對比。

心念一動,無人機近距離地拍攝兩把扇子扇麵的頂端。

在無人機高清的鏡頭下,這位掛著呢紅總算是發現了包邊的意義。

沒有包邊的扇麵頂端,會出現一些宣紙不平整的毛邊,而且看起來極為鋒利,稍有不慎,很有可能會割破皮膚。

但是進行了包邊之後的扇麵頂端,用的是宣紙條中間的部分朝外,自然沒有那麼鋒利,變得圓潤了許多。

“折扇是古代華夏的百姓們扇風的工具,如果用比較鋒利的扇麵頂端對著自己的話,極有可能會在不注意的情況下,劃傷皮膚。”

“看來,老祖宗們決定的製作方式,能夠流傳到今時今日,可取的地方還是很多的。”

“經過了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大家都在傳承的過程之中改良了一些。流傳到咱們手上的手藝,顯然已經是接近完美的存在了。”

觀眾們再一次讚歎起華夏折扇匠人們的智慧。

“將扇麵頂端包邊之後,就是最後一步:將穿好扇骨的扇麵兩側粘在邊骨上,使其堅固。”夏傑將扇麵兩側緊緊粘在了邊骨之間,使得邊骨緊緊壓著扇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