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年份怎麼看?(1 / 3)

說完了故事,夏傑也已經返程回到了家中。

“何首烏的故事,還真是奇妙啊。”

“原來說何首烏可以讓頭發變黑,居然是因為這個故事啊。”

“主要是,這個故事還真的很像是真實發生的事情,因為何首烏確實能夠讓頭發變黑,使人變得更加年輕。”

“果然,咱們華夏的每一種中藥的名字,都大有來頭呢,絕非浪得虛名。”

“那是必須的,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東西,都是有底蘊呢!”

……

直播間裏的觀眾,對於何首烏的故事,仍然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

“大家當成故事聽一聽就好了,咱們目前應該想的,是這個野生何首烏能夠長到如此之大,究竟是多少年的。”

夏傑對著屏幕前的觀眾說道。

提到何首烏的年份,原本沉浸在故事之中的觀眾們,心情又再一次澎湃了起來。

畢竟,對於何首烏而言,要是挖掘到上百年的,那可真的是運氣爆棚了。

“夏老師,我們要怎麼鑒別何首烏的年份呢?”

開始有觀眾對著夏傑詢問道。

“這有啥可鑒別的,這麼小的何首烏,最多就幾十年大小罷了,年代很長遠的何首烏,哪裏是隨隨便便就能夠挖出來的。”

直播間有人搶答道。

夏傑擺擺手道:“關於何首烏的年份,咱們華夏的中藥古籍《本草綱目》之中,已經有了很確切的介紹。”

“‘五十年者如拳大,號山奴,服之一年,發髭青黑;一百年者,如碗大,號山哥,服之一年,顏色紅悅;一百五十年者,如盆大,號山伯,服之一年,齒落更生;二百年者,如鬥栲栳大,號山翁,服之一年,顏如童子,行及奔馬;三百年者,如三鬥栲栳大,號山精,純陽之體,久服成地仙也’。”

聽了夏傑的這番鑒定何首烏年份的講述,讓屏幕前的觀眾們耳目一新。

雖說《本草綱目》作為華夏中醫藥書籍之中的鼻祖,但是對於現在的年輕群體而言,對這本書的了解還是太淺了。

“哇塞,百科傑真是博古通今,即使是古籍之中的知識,此刻也是倒背如流。”

“咱們華夏從古至今真是人才輩出啊,原來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人對中藥的研究,達到了如此深度了。”

“我是聽說過《本草綱目》,但我以為這本書和其他的古籍一樣,所留下來的方法在現代已經完全不成立了。可沒想到這本書的影響力居然如此之大,直到今天都還能夠拿出來使用。”

“我是學中醫的,《本草綱目》確實是一本跨時代的偉大書籍。要是沒有這本書,咱們中醫的發展,也不會這麼迅速。”

看到直播間的觀眾們,以為《本草綱目》說的就是正確的解答,夏傑擺擺手說道:

“不過,《本草綱目》隻說了通過大小來鑒別何首烏的年份,然而在一般情況下,江南地區的氣候條件比較適應何首烏的生長。”

“這裏的雨水、陽光、土壤條件,會讓何首烏的生長速度比其他地區快。所以光憑大小判斷何首烏的年份,不一定正確。”

“專業的是找專業的人來做。既然鑒別何首烏年份並沒有確切的方法,那麼咱們隻需要找到有足夠經驗的中藥專家,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夏傑對著屏幕前的觀眾微笑道。

說完,他便拿出手機,給省百草堂藥業的周長山拍了一張何首烏的照片,發了過去。

省百草堂藥業中。

周長山正在打發時間,最近大家都在忙著籌備春節,願意進山采集中藥的人越來越少了,自己這段時間也是顆粒無收。

忽然,周長山擺放在桌麵上的手機亮起,是夏傑發送過來的圖片。

本來臉上毫無精神的周長山,見到這一幕之後,立刻像是打了雞血似的,連忙查看夏傑發送過來的圖片。

“咦,這東西是……”

周長山將手機中的圖片放大一些,仔細觀察了一陣子,方才確定這是何首烏。

夏傑的家中。

距離夏傑給周長山發送圖片,已經過去了一分鍾。

正如夏傑所料,電話打了回來,正是周長山。

“夏老師,這寶貴的何首烏,應該是在您的手上吧?”周長山對著夏傑說道,語氣十分地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