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長,我這些棉花,是要拿來做衣服的。”夏傑笑著回應劉長根道。
“噢,原來是打算做衣服。”劉長根點了點頭。
“行了老村長,今天我還有事,改天再和您喝兩杯。”夏傑和劉長根告別之後,繼續開著小電驢,朝著家的方向駛去。
等到夏傑走遠了之後,劉長根才反應了過來。
“咦,他啥時候會做衣服的?”
回到家中,夏傑給屏幕前的觀眾展示已經買回來的棉花。
“這些都是咱們臥牛村的村民自己種植的棉花,質地不比外邊的差,咱們今天就用這些棉花,製作兩件棉質的長袖。”
說完,夏傑手上便開始了動作。
“所謂紡紗,乃是取動物或植物性纖維運用加撚的方式使其抱合成為一連續性無限延伸的紗線,以便適用於織造的一種行為。”
“紡紗流程包括除雜、鬆解、開鬆、梳理、精梳、牽伸、加撚、卷繞八個步驟。”
“咱們剛開始的時候,首先要除雜。”
夏傑剛說完,便有觀眾不太理解,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夏老師,為什麼棉花這麼白淨了,咱們還需要除雜呢?”
看到了直播間有觀眾提出了問題後,夏傑順便解答了一番。
“除雜是一個統稱,指的是對原料進行初步加工,也稱為紡紗原料的準備。原料的種類不同,雜質的種類和性質不同,加工的方法和工藝亦不同。”
“咱們這一次加工的是棉花,所以用的是軋棉的方法,取出棉花除了纖維以外的地方。”
話音剛落,屏幕前的觀眾便注意到夏傑此刻的動作。
隻見他將籽棉鋪在托板上,用一壓輥搓滾,經過反複幾次之後,棉花上雪白的纖維組織,才被分離了出來。
“原理很簡單,就是用壓輥,使纖維被壓在壓輥和托板之間並借摩擦力留在兩者拑口線的前方。棉籽被擋在壓輥和托板的接觸拑口線後方,並隨壓輥的搓滾運動向後移動。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到棉籽了。”
“大家看清楚我的動作,拿著壓輥,從前邊滾動到後邊。將棉籽分離出來,而後在自己的下方放置一個幹燥且幹淨的容器,用來放置棉籽。”
“而棉籽顧名思義,就是棉花的種子。等到這一次處理完成之後,咱們就可以在自留地裏種上一些棉花了。”
夏傑對著屏幕前的觀眾介紹道,而後給大家展示了自己腳下的籮筐,裏邊正是一個個棉籽,而在木板上的細絨棉裏邊,再也沒有任何的雜質。
“這個方法看起來好簡單啊。”
“夏老師,這算是手藝嗎?如果我也掌握了,我出去是不是也可以說自己是一個手藝人了呢?”
“嘖嘖,這真的是我在手藝傑的直播間裏,看到的最簡單的手藝了。”
夏傑看著觀眾們發送的彈幕,微微一笑:“軋棉的過程看起來簡單,但是還需要注意的地方,大家可千萬不能夠忘記。”
“在軋棉的時候,要保護纖維原有品質。棉纖維的自然特性和長度、能力、成熟度、色澤等,確定了相應的紡紗價值。”
“軋棉時要盡量減少纖維的軋斷、棉籽的軋碎,特別要防止產生和棉結等疵點。”
“在軋棉的時候,最好使用有小孔的板子,以便清除纖維中雜質。”
說完了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之後,夏傑也輕輕鬆鬆完成了軋棉的過程。
“咱們現在已經軋棉完成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鬆解了。”夏傑對著屏幕前的觀眾們介紹道。
“將雜亂無章、橫向緊密聯係的纖維加工成縱向順序排列,而且具有一定要求的光潔紗線,需要將塊狀纖維變成單根纖維狀態,解除纖維原料存在的橫向聯係,建立起牢固的首尾銜接的縱向聯係。”
“前者稱為纖維的鬆解,後者稱為纖維的集合。”
夏傑的介紹客觀而又科學,然而屏幕前的觀眾們卻產生了疑問。
“百科傑,能不能用咱們聽得懂的話,來翻譯一下剛剛你說的東西啊。”
“雖然說全是中文,可我現在真的一點兒都不知道傑哥到底在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