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還真不容易呢。”
“難怪剛剛手藝傑還說,以前沒有兩三個人是完成不了的,光是讓手舉這麼長的時間,我看著手都酸了。”
“以前的手工藝人,是真的很勤奮,才能堅持一項手藝一輩子呀。”
……
就在屏幕前的觀眾們以為,這個專業的經線過程已經完成了之後,夏傑卻擺擺手,繼續開口說道。
“大家可不要把經線的過程看的太簡單了,雖然說經線的過程其實就是將所有線排序、和交叉成對兒的過程,是織布成功的關鍵。”
“但要注意一點,這指的是所有的線,咱們現在才完成了一對呢。”
聽了夏傑的話之後,屏幕前的觀眾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如此繁瑣的操作之後,夏傑也僅僅隻是完成了一對經線。
而此刻如此之多的線,也都要成對成對的完成,其過程之長,可想而知。
正在進行這項工作的人,還是夏傑這樣的手藝大師。
不過,對於夏傑這樣尊重傳統、尊重古法的山村手藝人而言,這些過程雖然枯燥繁瑣,卻是他心目當中不可避免的部分。
維護山村之中最為質樸、最為傳統的手藝,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成為了夏傑默認的義務之一。
看著夏傑不厭其煩地一遍遍經線,屏幕前的觀眾們,也開始享受起了此刻著純樸傳統的粗布製作過程。
“在每一個人、每一家公司都追求效益,追求速度的時候,也隻有在山村小傑的直播間裏,能夠看到這樣不緊不慢的製作了。”
“雖然說過程很緩慢,很枯燥,可是卻給了我一種莫名安心的感覺:仿佛我現在追求的快節奏生活才是生活的一場夢,而手藝傑現在‘慢吞吞’的過程,才是真實的人生。”
“俗話說得好,人間正道是滄桑。隻有親身經曆這樣的枯燥工作,才會對人生有著更加深刻的感悟吧。”
夏傑見到了直播間裏觀眾們的感悟,點了點頭。
傳統工藝不僅僅是要求大家掌握手藝,更重要的,是有一個能夠靜下心來,享受繁瑣過程的態度。
經曆了多次的經線過程之後,夏傑方才對著觀眾們說道。
“現在,咱們算是已經經線完成了。但是經線完成後就要收線,收線時要從最後的經柱收起,也就是從經線的交叉處收線,為了保持每一批線原來交叉的狀態,必須用線繩將交叉孔捆緊係好。”
一邊說著,夏傑手中的動作也沒有停下,熟練地將線繩在交叉孔的位置捆好,還不忘扯一扯,將細節處也處理得井井有條。
“以前織布的通常都是女性,正是因為很多細節的地方需要注意,而女性相對於男性而言又比較細心,所以才有了‘織女’的說法。”
夏傑跟著對著屏幕前的觀眾們說道。
“又到了小傑哥哥講故事的時間了。”
“咱們華夏自古以來也都是‘男耕女織’,在近代也來變成了‘男主外,女主內’,最後到了咱們的現代,才最終變成了‘婦女能頂半邊天’。”
“當年也正是因為女孩子都在家中紡織,所以才有了‘織女’之稱。”
經過夏傑直播間裏耳濡目染的熏陶之後,屏幕前的觀眾們對於華夏傳統文化,也算是了解頗深了,一個接著一個的發送著彈幕,說出自己對於‘織女’的了解。
看到直播間的觀眾們這一次居然真的在討論華夏的傳統文化,而沒有朝著歪路上走,夏傑滿意地點了點頭。
經線、收線都是考驗耐心的工作,即使是夏傑腦海裏已經對於紡織十分熟悉了,可也還是要按照方法,一點一點地來做。
否則隻要一根線變形或者是斷裂,出來的布匹,就是不完美的。
在夏傑與觀眾們的溝通之中,大家也漸漸融入了這樣的節奏當中,享受著棉線一點一點地被變成布匹的過程。
就連冬季凜冽的風,似乎都變得溫柔下來,以免將夏傑手中的棉線扯斷似的。
一段時間的努力下來,夏傑終於將所有的線放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