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長江饒有興致地看著這些資料,因為已經被馬達康整理了一遍,此刻閱讀起來並沒有任何的難度。
就在夏長江剛剛開始看資料不久,馬達康便打來了電話。
夏長江接通了電話,便立刻聽到了馬達康熱絡地詢問。
“老爺子,資料您這邊應該都收到了吧?”
“嗯,收到了,很詳細啊。”夏長江笑著說道。
“這些資料可都是京城文化博物館的珍藏,也是被《華夏寶藏》節目組視為機密的文件,所以需要跟你確認下。”
馬達康對著夏長江說道,看來對於這一份資料十分的重視。
能夠被各方都十分重視的資料,也引發了夏長江更加濃厚的興趣,對著馬達康回應道:“好,我知道了,我先研究研究,過段時間咱們再聊。”
說完,夏長江便掛斷了電話,開始研究起石鼓來。
電話那一頭,馬達康雖然有些無奈,但是自己和老爺子打交道也有一段時間了,自然是知道當夏長江興致上來的時候,自己再說什麼,也都是多餘的。
不過,夏長江所處的臥牛村實在太過偏僻,而且當地民風淳樸,也沒有什麼別有用心的人。
想到這裏,馬達康也就放下心來。
同樣的,在上一次的交流之中,夏傑也答應了《華夏寶藏》的邀請,參與複刻和衍生品的製作。
因此,此刻的夏傑,也一樣收到了來自馬達康的電子郵件。
不過,沉浸在研究琥珀之中的夏傑,自然是沒有留意到電子郵件,直到馬達康打來了電話。
“喂,夏老弟,在忙著吧?”馬達康客氣地說道。
“馬哥,沒關係,有事你說話。”夏傑則是十分直白地回應了馬達康。
“您現在正在直播麼,觀眾們應該聽不到我說的話吧?”馬達康謹慎的問道。
“對,我正在直播,但是我現在並沒有開擴音,觀眾們聽不到你說的什麼內容。”夏傑點頭回應馬達康。
“那就好,是這樣子的……”
馬達康將剛剛與夏長江的說辭,再和夏傑複述了一遍。
隻不過,夏傑這邊的資料,並不是和夏長江一樣的石鼓,而是製作“瓷母”。
與直播間的觀眾們告別之後,夏傑關閉了直播,打算專心看一看關於“瓷母”的資料。
在製作轉心瓶結束之後,夏傑本以為對於未知的瓷器探究將會告一段落,沒想到這麼快,就又出現了新的瓷器品種,等著他來研究。
“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高86.4厘米,口徑27.4厘米,足徑33厘米。洗口,長頸,瓜棱鼓腹,脛部內收,圈足外撇,頸部一對夔龍耳。”
“器身自上而下裝飾的釉、彩達十七層之多,各種釉彩大瓶,集各種高溫、低溫釉、彩於一身,素有“瓷母”之美稱。”
“它反映了乾隆時期瓷器製作技術的高度水平,標誌著華夏古代製瓷工藝的頂峰。”
僅僅是掃了一眼這個瓷器相關的資料,夏傑便忍不住發出了一聲感歎。
“十七層彩,對於溫度的控製,要求可不低啊。”
夏傑接著看馬達康發送過來的資料,繼續探究“瓷母”的奧秘。
“整器運用了色地琺琅彩、鬆石地粉彩、仿哥釉、金釉、青花、鬆石釉、窯變釉、鬥彩、冬青釉暗刻、祭蘭描金、開光繪粉彩、仿官釉、綠釉、珊瑚紅釉、仿汝釉、紫金釉等十幾種施釉方法,集高低溫釉、彩於一身,其燒造工藝繁複至極。”
當看到這樣的一段話之後,夏傑整個人的熱情在一瞬間高漲了起來,鬥誌昂揚。
之前,夏傑就有想過,要不要進行一次大融合:將目前自己所掌握的全部施釉手法,全都集中在一件作品之上,然而卻總是沒有時間能夠親自實踐一次。
現在好了,見到了瓷器手藝前輩們已經成功過一次,且這一個成功的作品資料,此刻就在自己的手上。
想到這裏,夏傑便越發癡迷於資料之中。
新的高度已經出現在了夏傑的麵前,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而現在“瓷母”,想來就會成為這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