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棟教學樓,一到四樓是學手藝的,四到十層是孩子們讀書的。因為有些孩子從小就不喜歡念書,就喜歡做點兒手工活,於是我們按照您的想法,‘因材施教’,讓孩子們隻做自己最喜歡做的事。”
“所以,原本一到四層,是打算做興趣班的,可沒想到還真的有不少孩子,就是看不進書,但是在繪畫、雕刻、廚藝和縫紉這四個方麵,卻非常感興趣,現在甚至可以自己做成品了。”馬村長對著夏傑彙報情況。
“看來,我之前給大家留下來的教材,孩子們還能夠接受呀。”
夏傑微微一笑,淡淡的說道:“我本以為自己的文字創作能力,孩子們會沒有辦法接受呢。”
“夏教授,您這可就過度謙虛了。您可是京城大學的教授呀。”馬村長趕緊回應道。
自從通了公路,網絡速度變快之後,這一位上了年紀的村長,網上衝浪的速度是越來越快了,夏傑當上京城大學教授的消息,自然是逃不過他上網衝浪範圍的。
就在兩個人還在聊著此刻跑馬村的情況時,一輛黑色的旅行車,開進了跑馬村之中,其中下來一位妙齡女郎,正是央視記者林玲玲。
“今天,我們來到了跑馬村,這裏是接受了華夏手藝大師夏傑捐贈的第一個村子,咱們收到消息,這一趟就來看一看,跑馬村在獲得了捐贈之後,現在究竟發展到什麼程度了。”林玲玲對著攝像機開口說道,語氣語調用著播音腔,十分的專業。
現在,因為夏傑的熱度實在是太高了,加上其故事進入了小學課本裏邊,現在央視便要求林玲玲,找到能夠體現夏傑對華夏所產生的影響力。
手藝方麵的影響力自然不用多說,林玲玲也並不是很想做這些別人已經做過了的東西,況且夏傑每一次創作作品的時候,都會選擇用直播的方式,也讓拍攝他的製作過程這個想法無疾而終。
畢竟,央視作為華夏最官方的廣播電視台,也和其他廣播電視台一樣,想看的是“新聞”,而不是“舊聞”。
於是,林玲玲被要求在這段時間之中,找出夏傑在其他方麵的影響力。
雖然過程有些艱難,畢竟夏傑在慈善方麵實在是太低調了,林玲玲也是在H市找人問了很久,方才了解到:原來夏傑在前段時間,早已經成立了個人慈善基金會。
而這一個夏傑個人慈善基金會,捐贈的第一個目標,正是今天林玲玲他們一行人來到的跑馬村。
“根據我對於跑馬村的了解,之前就有消息稱,跑馬村常年與世隔絕,因為修路的成本太高,一旦有孩子、年輕人獲得了離開村子的機會,就很少有再回來的,在外邊也不會說自己是跑馬村人,可見這個村子的貧窮和落後。”
“不過,這一切都從見到了夏傑之後,開始產生了一些變化:夏傑並沒有因為修路導致的高昂費用而膽怯,放棄資助跑馬村,而是動用了越野車、直升飛機等等,來運送相關的物資,讓常年與世隔絕的跑馬村,也擁有了可以輕鬆接觸到外界的機會。”
“現在,這一條路已經修好了,原本從外邊進入跑馬村,光是進山,就需要整整一天一夜不眠不休的開車,若是碰上了大雨天,山上的泥土被衝刷下來,導致路麵濕滑,會讓本就時間很長的行程,變得更長一些,若是雨勢很大,則隻能坐以待斃了。”
林玲玲對著鏡頭,講述著自己所了解到,有關跑馬村的消息。
身為一個央視記者,林玲玲如同要求的那樣,以實事求是作為標準,從來不搞那些所謂的“震驚新聞”“標題黨”,一切都以事情的真實性作為考量。
不過,當鏡頭隨著林玲玲的視角,一同轉向了現在的跑馬村時,這一位見多識廣的央視女記者,也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眼前這一個村子,哪裏還有一點兒破敗的氣息?
年輕的人們正在空地上做手藝:男人們有的雕刻、有的正在聯係炒菜,女人和老人們則是在旁邊微笑著踩縫紉機,縫製著精美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