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兄弟班(1 / 2)

如果說之前,兄弟班隻是在清涼山小範圍內引人注目的話,那麼天罰三年九月末,發生在南城中的一場爭鬥便足以令他們名揚整個磨石城。

以東樓人好鬥的個性來說,同一個門派、同班弟子之間尚免不了拔劍相向,那麼在這被五大宗門劃分出勢力範圍的磨石城內,各派的摩擦也是時有發生,以至於流血鬥毆之事層出不窮。

雖然兩派弟子間的爭鬥往往都會在事態失控以前就被化解掉,不過每個宗門都認為這也是意誌的體現,平時不會過於約束門人,最多也就是“不惹事、不怕事”這樣告誡一番,讓他們在不要張狂的同時,也一定不可認慫,因為對於一個劍士來說,保持好勝心和維護榮譽才是至關重要的。

那起事件的起因毫無新意。三角戀、報仇、越界經營……甚至隻是一句不恭的言語、一個挑釁的眼神、囂張之輩遇上了同樣囂張不肯買他賬的人,等等,這些原因挑起了磨石城中九成的衝突。此次也不例外,四名金華劍派的弟子閑逛到了南城,在一家店鋪當中買東西時,與店家發生了口角,於是店家喊來了巡邏隊。

這種事情五大城區時刻都在發生。通常的做法是,巡邏隊問清楚情況,然後由過錯方道歉,跟著達成交易或者各走各路也就算了,沒人願意在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麵浪費時間,除非——有人故意來找茬。

金華劍派的四名弟子顯然就是來找茬的。四人要以極低的價格強買貨物不說,等到店家叫來巡邏隊,他們非但拒絕道歉,竟然還動手打了巡邏隊的那名小隊長。

隻不巧,當天負責這條街區的恰巧就是兄弟班的一支隊伍,金華劍派那四名劍士雖不至於當場被殺,卻也結結實實地挨了一頓狠揍,最後被人如遊街一般拖著,連人帶劍半死不活地丟去了東城金華劍派的轄區之內。

這下不得了,最近幾年清涼山的軟弱使得這件事情更令金華劍派難以忍受。被打的四人分屬於一個中級班和兩個初級班,於是這三個班裏總共出動了六百多名劍士,浩浩蕩蕩地殺進了南城,要向清涼山討要說法。他們要求清涼山登門道歉,並交出那一隊打人的弟子,送去金華劍派由他們發落。

替四人出頭是假,耀武揚威的快感才是引動這六百劍士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清涼山這種軟蛋,欺負起來實在是太過癮了,想想都覺興奮,而且毫無負擔。

事發街道被他們團團圍住,秦毅收到消息的時候,行政院裏也正在召開臨時會議,畢竟隻是弟子鬧事,看看如何在不損傷門派顏麵的情況下解決掉就算了。

然而讓所有人都始料不及,除了在外執行任務的弟子,秦毅即刻下令門派當中所有兄弟班的成員傾巢出動,在未經請示的情況下便直接拉起隊伍奔赴南城。

“你們當真有種,敢與我等在此一戰?”

金華劍派帶頭的弟子麵對三倍於己方的劍士口氣尤為傲慢,他根本不相信會打起來。這些弟子不敢,清涼山更不敢,他們軟弱慣了,不過就是虛張聲勢一番,最後由門派出麵協調處理。

以往數人間的摩擦尚且如此,這種大規模的對抗還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旦動手,則很可能會引發門派戰爭。

秦毅也不相信會打起來,可他想的完全不同,他知道不會發生什麼門派大戰,而這些人,打了也是白打。這裏是南城,是清涼山的地盤,出動大批劍士過來本就是挑釁,不管怎麼說他們也占著道理。

“上。”

輕描淡寫的一個字,既沒有讓人血脈僨張的鼓動,也沒有意氣風發的言語上的挑逗;沒有威脅,亦不留餘地。秦毅淡漠得讓那帶頭弟子害怕,就仿佛他們不是氣焰囂張的六百多人的劍士團,而隻不過是平日裏練習劈刺用的一群茅草紮起來的靶子。

再看對手,將近兩千名劍士,隨著秦毅一聲令下,他們連一些喊殺聲都沒有,衝上來就把最前麵站著的幾個領頭之人當先摁倒,就地又是一頓毒打。

後麵也是這般。金華弟子陣腳已亂,擠在一處,他們來不及拔劍就被卷進了打鬥當中。所幸對手也未出劍,那就幹吧。於是,在磨石南城一處不怎麼寬敞的街道之中,將近三千名兩派的劍士就如流氓鬥毆一般,相互撕打起來。

雖然金華劍派有不少中級劍士,但一來劍不在手,二來他們哪想過會有這種人。群架嘛,不該是各自保存實力意思意思就算了嗎?怎麼都跟餓狼見著肉似的,唯恐落在人後,至於不?再加上這些人身上花樣繁多的厲害玩意……很快,已無心戰鬥的金華劍士幹脆放棄抵抗,一一被人踩在了腳下。

看出來班上弟子難掩的自豪與興奮,秦毅的目的也達到了。他就是想利用這次機會讓兄弟班更加地凝聚起來,讓他們感受集體的力量。秦毅要保護自己人不受半點委屈,也許有一天,他也需要他們來保護。

清涼山弟子壓抑良久,直到這時,南城的這處街道之上方才響起了震天動地的歡呼之聲。門派讓他們丟失的尊嚴在集體當中得到了補償,憑著今日這件事,有兄弟做後盾,大家日後無論到哪都可以揚眉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