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族餘部刻日啟程,而在祖洲與軍中子弟相聚之後,等待他們的卻是另一道聖旨:影族有大功於朝,本應封賞其建立國家,然影術非同六藝,詭秘凶險不合王化,朕雖有顧念,無奈眾人之意難平、天人之心難違,特敕令影族部眾皆廢去影術,解散部族,族人分置於各國為民,聽憑其後人修習六藝不禁。
廢去影術分置為民而與他國通婚,這擺明就是要抹去影族的傳承,影子一族當然不肯受命,聖祖對於此點再清楚不過,因此他早就在祖洲布下了天羅地網。
長話短說,影族包括老族長在內,絕大多數都被滅殺,而最後僅存的一些老弱婦孺也隻好被迫接受聖命,去往他國為奴,上古影術失傳,影族滅絕。
在元洲生存下來的那支族人震驚過後,對聖祖和皇朝的恨意可想而知,他們更名為公牛村,雖為避禍而接受後來廣漠國的統治,卻始終遠居不毛之地,從不與外人通婚。
數世以後,漸漸壯大起來的公牛村著手開創影門,然而並不是在村子裏。這裏每家每戶的後代,隻有長子和長女才能留下成為村民,村民既不離開村子也不與外界產生任何聯係,專一從事放牧,而其他子弟則要在尚未記事之前就被遠送出去。
在元洲的群山和戈壁當中已建起多處影門的巢穴,孩子們要到這些地方接受嚴酷的訓練,最終成長為一名影子。
影門的最高門主就是公牛村世代唯一修煉上古影術的巴齊村長,但這也隻是個代號,除公牛村的牧民之外無人知曉。
各處影門的分支據點都由村中的長輩出任門主,下麵的影子們隻效忠於他,信仰、技藝,乃至生活習俗,皆與公牛村無異,卻沒人聽說過那個地方。如此一來,任何可能出現的背叛或外界因素都絲毫牽扯不到根本。
幾百年前,一名偶然學會製造術的天才影子另辟蹊徑,於鏡中領悟到了光影之法,他殺死自己所在分支的門主,帶領門人逃去玄洲新組建了光影門。
該名影子並不知曉公牛村與上古影殺之術的傳承,以為元洲的影門已經沒落,他稱其為暗影而自命光影,想通過吸納外族之人的手段來將影門發揚光大,從而最終實現建國大業。
然而此人絕難知曉,他殺的那個門主早就被替換掉了,公牛村已知他的一舉一動卻未加阻攔,反倒是竭力促成光影門的誕生。
沒別的,藏身在暗處的影子想要走入光明又怕再度招來滅族之禍,於是就構想出了一種光影和暗影的對立局麵,光影極端、強勢,暗影詭秘孤獨,兩派勢同水火就很容易讓朝廷和各國放鬆對他們的警惕,僅把影族視作成是影門。公牛村置身事外,隻是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牧民村莊,影子一族與世長存。
暮間已行至山坡木屋前麵的兩位牧民正是黑瞳和王福。他二人已有十多年沒回過公牛村了,黑瞳於十五歲上影殺之術大成便遠赴比香國想要掌握製造術,王福與他同日南下,卻是留在東樓國窺探劍技,如無意外,他們一人會是未來的巴齊村長,一人便是某一支派的首領。
山中積雪寒煙一似當年,嶺上霽色如晴晝,四道影子憑空從雪地當中突入近前,黑瞳身影展露一手絕技,四名年老的村民方才現身:“是少主回來了。”
王福將兩隻駱駝交到四人手裏,“巴齊村長在麼?”
“請隨我來。”一人轉身引路。
走到一間寬闊木屋門口,領路人示意二人進去,黑瞳和王福便整理下棉袍,推門而入。
屋中層疊的獸皮榻上堆滿書卷,一名年過五旬的老者端坐在下方的火塘旁邊溫酒看書,他兩眼灰白有似黑瞳,正是黑瞳的父親和王福的叔父,也是這一代的影門之主。
兩人參拜完畢分左右坐在火塘兩側,門主書不離手,仿佛昨日才剛見過他們,開口道:“已經是天罰年了,你們還記得村子,不容易。”
王福首先回稟:“屬下奉門主之命一直留在東樓國,此次護送少主歸來未先請示,願受責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