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準備(2 / 2)

這些東西,都是周小山早就給常德勝準備好了的,他賊鬱悶,自己結婚,陝北送來的都是打西寧的繳獲,你送兩幅紅軍首長的字畫不香嗎?

玉石被楚天舒全包圓了。

都是皮毛製成的東西,留給更加需要的陝北不好嗎?

“你小子客氣什麼,我們也是從馬家軍跟漢奸手裏繳獲的物資借花獻佛,西寧這仗,可是幫了紅軍大忙,餘歡水跟封萍都不會離開六十六師,我們派來的大學生兵也不會走,萬一你們六十六師跟我們紅軍,到了同一片戰場上打鬼子,我還得來找你!”

“好啊,我們並肩作戰!”

看著常德勝遠走,周小山有些恍然,到這世界,兩年多了。

還是覺得時間不夠用啊。

要是日軍再給自己兩年,非得再弄他兩個軍,甚至搞上幾百架飛機也不是夢想,一出川,就打的日軍痛入骨髓。

隨著方液仙先生,範旭東先生,還有吳蘊初先生的場子,設備回來。

周小山在杭州最後一次鋤奸繳獲的大量銀元也回來了。

這批錢來的太晚,連上海鋤奸的錢以及也藥物預售的錢,也沒有能在要求的時間及時花出去,他沒有買東西,合並著貨物行銷產生的大量銀元,留給六十六師做開拔的軍餉。

連黃金也留下來了,帶著幾百萬噸的大米,白麵,分散在永州,巴中,南江各地的工廠防空洞裏,作為不時之需。

中日國力懸殊,日軍對中國的蠶食不是一朝一夕的準備,抗戰是需要很長時間,馮天魁沒有電視劇那樣的衝動了,六十六師不僅要爭取大量兵力,軍械齊裝滿員的開拔,同時需要一定的運輸力量,醫療力量,後勤力量。

鄧錫候夠意思,為了感謝一部分工廠落戶潼梓,同樣感謝馮天魁除了軍械之外,提供了一批彈藥,聽了劉湘對於中日之戰的判斷,甚至主動征了一批兵員送到永州。

永州必須要派重兵留守,留在川軍中人緣不錯的馮天魁,尹昌衡手裏最安心,國民政府想要,還隔著重慶那個層麵,真給了,川軍就任人宰割了。

他還在建設潼梓到永州小火車,不僅鄧錫候在建設,連搬遷到廣元的久大,永利,跟著廣元其他的廠子一起,也在合資修建一條小火車前往永州。

爭取八月前通車,到時候他的石油,化工產品,還可以水運到重慶銷售。

周小山目前最擔心是,他們當初自己去定的火車頭,怕交貨時間延遲,八月時候到不到四川。

馮天魁根據周小山的建議,這半個月,正在調度部隊,根據訓練的情況,在全麵混編六十六師各部。

一二二旅,楚天舒任職旅長,副旅長劉震川,參謀長甄明玉。

一二三旅,陳忠奎任職旅長,副旅長李明,參謀長侯永嘉

一二四旅,範明任職旅長,副旅長王汝東,參謀長李海

一二五旅,張誌翔任職旅長,副旅長蔡兵,參謀長段嘯

一二六旅,趙傑任職旅長,副旅長李覺明,參謀長杜科

這是鐵定出川抗戰的五個主力旅,每個旅人數達到了八千八百多人,全是滿編製兩個團,加強團一個團,為了避免兵不認將,這五個旅的兵交叉調配以後,平衡了土工作業,木工作業,以及馬匹飼養,汽車運輸方麵的能力,真是犧牲夜訓,晚上展開大規模團建跟夜晚讀書唱歌活動。

除了一年前騎兵團,各抽調一半人馬,讓各旅組建騎兵營,馮天魁一狠心,又把炮營升格為炮團,其中一半下方到各旅,組建加強到各旅配發81迫擊炮的奇怪大編製炮連營,就是升格的旅屬炮營,現在每個營,也有五十門81口徑德國迫擊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