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天魁苦笑,周小山也明白了,為什麼抗戰初期,川軍數量急劇膨脹,這一切並不是戰場需要,歸根結底,還是交易。
四川軍閥帶軍隊傾巢而出,為民國留下一個安穩的後方,國民政府補償川軍的職務,編製。
也就是很長一段時間,哪怕川軍有了功勳,蔣某人也會很刻薄。
以為川軍之前就拔高了職務的。
“小山,你會不會覺得我這筆生意,做虧了?”
“是很虧哦!”
“我這次到了南京才知道,國府那麼多主和派,認為中日之戰必敗,他們甚至寧願把天津,北平整個華北平原丟給日軍,也不願意開戰。國家,民族都這樣了,還算什麼賺於不賺,我怕他蔣某人,不肯放棄對和談的幻想,甚至做吳三桂,那時候川軍才真的扛不住!”
周小山苦笑起來。
劉湘跟南京一幫不要臉的相比,還是太憤青了。
沒準人家挖了坑,唱著雙簧,就等著激怒你表態了。
專坑你這幫熱血男兒,滿腦子想著為國家,民族的人。
“委員長談肯定會跟日本人談,做吳三桂,他不會。”
“別人說這句話,我不放在心上,你小子說,我放心多了!”
劉湘笑了起來,這混蛋小子,對時局發展判斷之精準,讓人瞠目結舌,連潘文華,王纘緒也在他麵前表揚過周小山。
——————
在南京開會前後,他收了實業界,教育界無數感謝的電報,都是感謝川軍為中日局勢示警,為各界人士後方安家一片沃土的。
甚至南京有種聲音,拿他當槍使,對付蔣某人。
周小山突然想起,立刻跟劉湘開口。
“大帥,我聽說川軍被編成暫編二路,做了一批二路的臂章,你看看,是不是發下去?”
“做什麼二路,直接做川軍的臂章。”
特娘的,周小山想罵娘了,你就是個鼠目寸光的土財主。
看看人家八路軍的番號,軍政部的正式的編製番號曆史上,隻存在了十九天,但是人家任性的使用了十幾年。
黨的領導集體當時就注意到這個番號的品牌價值。
路軍,在民國曆史上,往往代表一方諸侯勢力,也代表身後至少一個省的駐地。
國府意識到出錯以後,匆忙用十八集團軍覆蓋了八路軍的番號。
偏偏川軍,守著一方沃土抱殘守缺,一點品牌意識沒有。
帶上川軍的臂章,你戰場上臨時整補怎麼辦?
就地整補,招收的外地兵員,人家新兵膈應不膈應,參加了個地方軍,還不是咱們老家的軍隊。
萬一不一視同仁,拿去做炮灰怎麼辦?
帶上二路軍臂章,不僅可以解決很多補給方麵的麻煩,好歹象征我川軍心懷天下。
“大帥,我做都做了!”
“你們六十六師自己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