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人生如棋(1 / 2)

趙知府一直擔心自己會被皇帝罷官,當接到聖旨,趙知府知道自己未曾罷官,心裏頓時安心了,懸著的心落地了,因此他對李明德生出了感激之情,未曾想到,自己最討厭的人,卻救了自己一命。

真是世事難料,人生如棋,步步皆驚,沒到最後落子那一刻,誰也不知道結局如何。

他坐在書齋的胡椅上黯然垂淚,自己小命保住了,官職也保住了,自己女兒的性命也保住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李明德的功勞!

這李明德是自己的大恩人,無論如何也要報答他。

趙知府正思索著如何報恩李明德,卻見趙嫣然娉娉婷婷地走來,嫣然淺笑,在金燦燦的光線裏格外美好。

“爹……”

趙知府一下子想到了什麼,他連忙朝趙嫣然招手。

“然然,你來……”

趙嫣然大病一場,身體還有些虛弱,走得不快,悠哉哉地走到趙知府跟前,抿唇朝趙知府莞爾一笑。

“爹,您怎麼一個人在書齋閑坐,不去送送王公公等人。”

王公公,明廣偉等人今日回京都,他們在知府府邸住了一段時日,趙嫣然對他們也有一些印象,見自己爹爹不去相送,不由好奇地問道。

“難道他們不好相處?”

趙知府搖頭。

“送得人那麼多,不差爹爹一個。”說著,他便轉移話題:“嫣然,你覺得李明德這個人怎麼樣?”

趙嫣然最近一直暈乎乎的,所有關於李明德的事都是聽別人說的,她對李明德最深的印象就是那日說大話的時候,就是你趙嫣然喜歡我,我還不一定喜歡你呢。

想到這裏,她不由覺得李明德狂妄自大,目中無人,還有就是自己爹爹往日隔三差五接到的案件裏都是告李明德,孟浪唐突民女,此刻見爹爹問起,她便如實說道。

“爹爹應該比女兒了解李明德,往日那麼多民女擊鼓狀告李明德,爹爹審理過那麼多樁關於李明德的案件,爹爹對李明德應該很了解吧,用了若指掌來詮釋你對他的了解也不為過吧!”

趙知府歎了一口氣。

“從前為父又不曾見過李明德,都是來擊鼓之人說的,這種道聽途說的方式,並不能真的了解一個人,從這次瘟疫來看,為父覺得李明德這個人不錯。他不僅僅救了百姓,還救了你的性命,更保住了為父的官,為父覺得他是一個值得托付終生的人。”

趙嫣然一聽,一時有些懂趙知府的意思,她的內心是拒絕的,她怎麼可以嫁給李明德,她怎麼樣也要嫁個簪纓世家,王孫公子,怎麼能嫁給李明德這種奸佞的商人?

她猛地朝趙知府狂搖頭。

“爹,女兒不甚喜李明德,女兒喜歡有才華之人,而不是……”

後麵的話,趙嫣然說不出口了,她咬著牙,淚盈於睫,泫然欲泣。

見愛女如此抗拒,趙知府便長籲短語起來。

“然然,為父的眼光不會錯。哎……但,你若不願意,為父也不會逼你,這種事還得你自己點頭。”

見趙知府不相逼,趙嫣然心下鬆了一口氣,抬眸朝趙知府擠出一絲笑意。

“謝謝爹爹。”

趙知府寵溺地朝趙嫣然點頭,滿臉慈祥而柔和。

……

王公公臨走前去尋了張信,他來南都已經近半月了,一直不曾找到寫《秋風詞》的人,可他得回京,他細細地問過趙嫣然,此詩是張子仁送給她的詩。

至於誰做的,趙嫣然也不清楚,他隻能來問問張信。

一場瘟疫結束了,所有人都有一種劫後餘生的心裏,更有一種仿若隔世的感覺,即便是張信也不例外。

聽聞王公公來府,他心裏一時困惑,也不知這王公公有何事尋自己?

張信帶著困惑來到正廳見王公公。

王公公坐在正廳上首的左下手太師椅上,已經有丫鬟給他送上了茶,他端著茶盞,有一下沒一下的把玩著,見張信來了,忙是放下手中的茶盞,笑嗬嗬地起身。

“張先生。”

張信此刻沒有官職,所有人都尊他一句先生。

“王公公你尋老夫何事?”張信也不繞彎子,單刀直入,直接開口問道:“聽聞王公公今日回京都,別和老夫說,你特意來拜別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