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靈微拿了繡譜之後,便每日閉不出戶,在閨房裏日以繼夜的繡圖。
花靈都見花靈微每日關在房中,不禁在心裏深深的鄙視花靈微,這大姐好歹也是左丞相之女,府上好的物什應有盡有,太後生辰,竟是送繡品。
這太後若是知道了心裏得多膈應,現在滿城的人都在笑話花靈微。
花靈都心裏得意的很,這自家姐姐平日裏總是蓋過自己風頭,沒想到姐姐也有失策的時候,她心裏美滋滋的,好不愉悅。
時光飛逝,很快二月眨眼就溜走了。
連續的小雨,眼看殿試在即,滿朝文武都關心這掄才大典,畢竟這才是中心之中。
自從趙凱文明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他非常關注百姓生計,日以繼夜的查看坤國的各大記載,了解民生,當然這種文字記載,肯定有很多糊弄人的。
趙凱文心裏清楚的很,所以他越發向往出宮,到處走走看看,這樣便可深刻體會百姓的苦楚。
無奈事務繁多,這個想法,他隻能打住。
又是暴雨的晌午時分,趙凱文端坐在龍椅上批閱奏折,熏香嫋嫋,趙凱文不由覺得困倦,正欲小歇一番,這王公公便上前稟奏。
“陛下,太子晉見。”
趙凱文近日對趙弋越發疏離,趙弋在東宮之中越發煩悶,枯燥,每次朝見趙凱文,趙凱文對他避而不見。如今這雨水綿綿,趙凱文心情也很低落,他不由想到李明德的話,於是乎他便想考考太子。
聽聞太子晉見,趙凱文沉思了一遍,便擱下手中的奏折,朝王公公淡淡開口道。
“宣。”
趙弋自從杭州回京都,他就被父皇冷落了,有好一陣子未曾見過父皇了,此刻父皇終於願意見他,他心裏頓時熱乎乎的,進入禦書房,他立即跪在長案前,給趙凱文重重磕頭行禮。
“父皇。”
趙凱文撇了趙弋一眼,不鹹不淡地說道。
“起來吧。”
趙弋暗自揣度著趙凱文的心情,這語氣不鹹不淡,聽不出喜怒,正在趙弋思考著說些討趙凱文開心之際,趙凱文卻率先開口問道:“太子近日都在忙什麼?”
趙弋心裏一喜,父皇這又開始關心自己了,他便開始扯謊。
“兒臣除了跟夫子學習,便是讀書。”
趙凱文挑眉看著趙弋,一雙眼眸裏滿是驚喜,太子勤奮好學,這是好事,於是他一臉期待地開口問道。
“太子如此用功,想來眼界也開闊了不少,那朕來問你,你對春試的考題,有何見解?”
“生之者眾。”
“不錯,生之者眾,食之者寡。”趙凱文看著趙弋一字一句地說道:“太子看了這些時日的書,應該能好詮釋這次考題的意義。”
趙弋在心裏叫苦不迭,他又不是考生,怎麼會去研究這些,可父皇問到他,他又不能不作答,隻能期期艾艾地說道。
“生財之道,很容易,朝廷應當多興建行宮,這樣一來,各個行業就沒閑人,都有活幹,那麼他們賺來的錢,自然會存起來,而朝廷應當收重稅,將錢財獎勵給大臣,大臣自然會到市麵上花銷,這樣還怕沒人消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