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麻麻的技能樹裏頓時多出了這三種技能。
同樣的手法嚐試了一下經驗書......
果然,隨著經驗書的使用,相關的知識在腦海中愈發的清晰起來。
那麼這個練習場入場券是怎麼回事?
“是否使用?”
“是!”
一陣眩暈傳來,意識再次清醒的時候,李文音來到了一片空白的封閉空間中。
空間的一處角落裏裏擺放著一架鋼琴,鋼琴蓋上橫著一把小提琴,空間的側麵是一個舞蹈室的大鏡子,鏡子的側麵還有壓腿杠,另一個角落裏還躺著一個音響,音響的旁邊是一大堆不知名的電子設備,上麵還有一台電腦。
神了啊!
李文音好奇的四處打量著。
而天花板的最上方,赫然出現了一個正在倒數的電子時鍾。
【0:59:57】
有點搞懂了。
這應該就是一個專用的練習空間。
既來之則安之。
雖然完全融合了兩世的技能,但正兒八經的嚐試還算是首次。
拿起琴蓋上的小提琴,李文音的眼中露出一絲懷念,被勾起了一些隱藏在記憶深處的往事。
琴弓早已抹好鬆香,音準也被調整到最好。
這個小提琴的紋理,幾乎與前世李文音自己的那一把一模一樣。
那是小時候,父母出事以前,十一二歲的時候,母親送給自己的手工琴,也是......二十八歲的自己,手上唯一的母親遺物。
那時候,4/4的成人琴拿在手裏還有點嫌大。
空間裏這把琴,幾乎與那一把琴沒有任何區別。
心情有些激蕩,李文音將肩托安好,將琴夾在左腮處。
記憶中,最難以忘卻的樂曲有些滯澀的響了起來。
馬思聰先生的《思鄉曲》。
很小的時候,這隻是小提琴學藝路上必練的一首考級曲子。
那時候年少,還不懂得愁滋味。
當此時,李文音重新拿起琴,散布者淡淡哀思與憂愁的樂曲響起,李文音的眼眶已經不知道什麼時候,布滿了淚水。
陌生的世界,陌生的際遇,短短的時間內,李文音很難找到歸屬感。
發泄!
通過這音樂,來將哀愁、不適與懷念,全部傾瀉出來。
琴聲逐漸變得充滿了張力與希望。
是啊!
哀愁總是會過去的!
輕輕的一個轉折。
秦詠誠先生所作的《海濱音詩》響起。
優美的旋律輕柔的擦去了李文音眼角的淚光。
經曆了《思鄉曲》後半段對未來的希望後,柔美的《海濱音詩》讓李文音的心靈得到了夢幻般的升華,充斥著希望與自信。
成年人就是這樣。
笑著笑著就哭了。
哭著哭著。
就笑了。
......
本來考級八級的《海濱音詩》,鬼知道什麼時候變成了十級的曲目。
李文音前世考級十級的時候,甚至還是個初一的小孩。
那時候考級曲,還是薩拉薩蒂的《流浪者之歌》這種難度的。
那時候,就算是業餘十級的選手,練習曲也到達了初入帕格尼尼的程度。
後來呢?
什麼牛鬼蛇神都過了十級,搞得十級選手的技術參差不齊。
果然,風氣這種東西,隻會越來越浮躁。
越拉越熟練。
經過係統的融合後,李文音的眼角產生了一絲喜意。
這樣的實力,果然是當初自己的巔峰。
鋼琴?
放下小提琴,彈上鋼琴後,李文音臉上的喜意越來越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