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正樂縣不同,瑞江縣的氣運祭壇在縣城正北方,靠著溧水別院的位置,當然,這也有可能是溧水宗的先祖故意想要把宗門放在祭壇的旁邊。
王啟站在一片柏樹林中的硬質土地上,一座保持相對完好的祭壇巍峨屹立,雖然大體的外部結構與正樂縣的別無二致,但在細節上明顯有著自己的風格,雕飾小巧精致,美侖美奐。
即使曆經風霜,也隻是在表麵留下道道深淺不一的痕跡,對祭壇整體的神韻反而增添了一絲滄桑。
整座祭壇呈六邊形的構造,一磚一瓦都依舊與千年前一樣,牢固的鑲嵌在整個建築中,從祭壇之中,仿佛能夠看到整個瑞江縣地域的山川水脈形勢。
祭祀禮儀上,則依舊還是原來的那一套,以盛山,呂龔和邊文林為首的領地眾人,分站七列,在祭壇前麵排成一個方陣,不管是不是玄天宗子弟,此時也統一穿著玄天宗服飾,灰黑相雜,袖口繡有花紋,保持嚴肅的氣氛,腰佩寶劍,腳穿皮靴,在烈日之下肅立,仿若一尊尊雕像一般。
站在整個隊伍的第一排,王啟與其他人的穿著沒有太大的區別,隻不過在禮服上多了幾道金絲條紋,已示上下區別。
從早上至正午,時間就這麼一分一秒走過。
待到日冕指向某一時刻,作為監禮官的李繼發長老的聲音終於打破了凝滯的空氣。
“時刻已到,”
“祭祀開始。”
刹那間鼓樂齊鳴,還是那首上古流傳下來的祭樂,此時被緩緩的演奏,低沉空曠的聲音開始在天地間飄蕩,久久不散。
王啟邁著沉穩的步伐,一步步的走向祭壇,專心致誌,心無旁騖,最後在祭壇前站定。
李繼發雄渾的聲音從台上傳來。
拜
再拜
.....
“願人族昌盛,願文明永存,”
台下盛山等人也跟隨道:
“願人族昌盛,願文明永存。”
等待兩拜之後,王啟直起身來,從袖口抽出早已準備好的祭文,恭敬而嚴肅的念道:
“天庭破碎,鬼族入侵,人族民不聊生,已有數千年矣,無天庭敕封,道統空缺,氣運不聚久矣,今玄天宗王啟幸蒙天地垂憐,加之部下不懈努力,逐鬼族出瑞江縣,保護人族平安,卓有成效,”
“故玄天宗弟子王啟妄自菲薄,自領瑞江縣知縣之職,聚氣運,保一方安寧,願天地恩準”
願天地恩準,
願天地恩準,
.......
一聲聲回響流連於縣城上空,天地間風雲變色,瑞江縣的氣運都慢慢聚攏過來,天上的雲層開始翻滾,變得更高,更厚。
流程都差不多,王啟也無心在取什麼新意,之前易冠師兄怎麼來,現在他就怎麼來。他更關心的是之後的氣運的變化。
居然差這麼多,看來瑞江縣域的氣運真的太稀薄了。
王啟抬頭看著天空中的場景,雖然依然是震撼的無以複加,但心裏卻多多少少有些失望,氣運還沒把縣城的四分之一覆蓋就停止了擴張,與三年前易冠師兄祭祀時紅運漫天,綿延數十裏的景象是差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