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鄖常隻教了眾人阿拉伯數字,十個阿拉伯數字雖然簡單,但對於從沒接觸過的秦朝人來說要學會還是要點時間的。
鄖常結束教學後又將鄖彪帶到了前院作坊內,開始教鄖彪浸泡大豆。
第二天,鄖常開始教鄖彪大豆製品的加工方法。
製作大豆加工產品的第一步是磨豆漿,磨豆漿極其簡單,隻用將浸泡好的大豆加水磨碎,然後濾去豆渣。
下一步便是煮豆漿,將豆漿再加水煮一刻鍾左右即可。
豆漿煮沸後,稍涼,再加入鹵水或石膏或酸湯等添加劑,然後迅速攪勻,漿汁隨即凝結分層,上層為清澈微黃的液體,下層為潔白的塊狀凝結物。凝結物凝結時間短即形成豆腐腦,凝結時間長即形成豆花。上層微黃液體凝結的可揭取物,晾幹後便是豆腐皮。
將豆花打碎後裝入模具,然後用重物擠壓一段時間,豆腐便形成了。將豆腐繼續脫水,便形成了豆腐幹。豆腐經過發酵、醃製等工藝還可製成臭豆腐、毛豆腐、糟豆腐等產品。
鄖常準備采用“酸湯點豆腐”的方法作為“豆腐坊”加工大豆製品的工藝,因為使用石膏或者鹵水都不易保密,隻有利用“酸湯點豆腐”才能更有效的防止秘密泄露。
“酸湯”是用做豆腐時擠壓出的黃漿水發酵而成的物質,隻要管理妥當,防止“黃漿水”外泄,以及守好酸湯發酵的秘密,那麼別人就無法仿製出豆腐。
鄖常隨即開始教鄖彪磨豆漿、煮豆漿、用石膏製作豆花,以及壓製豆腐。
隨後鄖常又用做豆腐擠壓出的“黃漿水”教鄖彪發酵“酸湯”,“酸湯”的發酵需要時間,於是鄖常便隻能等到“酸湯”發酵好後再繼續教鄖彪。
甲午,經過鄖常十幾天的培訓,鄖彪已經掌握了製作大豆製品的所有工藝,並製作出了大量豆腐皮和豆腐幹。由於豆腐腦、豆花和豆腐要新鮮的才好吃,所以鄖常沒有讓鄖彪大量製作。
鄖彪也學會了鄖常教授的知識,於是鄖常便準備開業。
大豆製品是新事物,如果不用一些營銷手段,恐怕很難賣出去。
鄖常想了兩個營銷方式,一個營銷方式是先免費給安陸縣城內的幾個食肆配送一段時間的豆腐腦、豆花、豆腐、豆腐皮和豆腐幹,然後教食肆廚師烹飪大豆製品的方法;另一個營銷方式是在“豆腐坊”的門麵內烹飪豆腐腦、豆花、豆腐、豆腐皮和豆腐幹,供人免費吃一段時間。
鄖常想到的兩個營銷方式雖然前期投入大,但他相信效果一定會很顯著。
鄖彪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於是鄖常便讓鄖彪招聘幾個人到“豆腐坊”打工,鄖彪便在鄖氏家族中找了幾個人。
鄖彪有了幫手後,便專門負責“點豆腐”以及發酵“酸湯,其他工序則交給了別人。
鄖彪在培訓新員工的同時,鄖豹夫妻二人也開始和食肆溝通。
本來幾家食肆都不敢答應鄖豹,畢竟他們從未見過大豆製品,吃的東西可開不得玩笑,萬一鄖豹給他們的大豆製品有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