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隨即命令大軍清掃戰場。
這一戰之中,唐朝損失了一萬兵馬,而李隆基損失五萬餘人,兩萬士兵投降。
這也是一次真正的硬仗,是唐朝最精銳部隊和李家軍最精銳部隊的對抗,唐朝的騎兵無疑占據了壓倒性的優勢。
李隆基帶領十萬騎兵回徐州,在半路上遇到安祿山蔡希德部的阻攔,大戰一場,損失了上萬騎兵,奪路逃回徐州,想到郭子儀必死無疑,放聲大哭。
安祿山得到舍瓦消息的時候,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來圍攻李隆基,可是畢竟遲了一步,讓李隆基逃回了徐州。
大怒之下,這位大燕皇帝立即命令大軍夜戰。
他可不能讓唐朝在對付李隆基的戰爭之中搶了風頭。
在他看來,唐朝的勝利其實還是自己的恥辱。
他帶領的大軍先圍住徐州,但是鬱悶的是,他們卻從來沒有取得過唐朝這樣幹淨利落的大勝。
李隆基被他打得夾著尾巴逃跑,更使他嫉妒的是,郭子儀居然也被唐朝帶走。
可他安祿山可是北方的戰神,縱橫天下的人物,這樣的大功本該是自己的,但是卻被唐朝搶走,使得他狂性大發。
此時的李隆基,坐在空曠的大殿上,身後隻有親信楊玄林。
忽然,楊玄林湊近了李隆基的耳邊,輕聲的說道:“陛下,您看看這個。”
說著,他的手裏,出現了一封信函。
李隆基接住,但不拆開:“外麵的戰事怎麼樣了?”他其實並不關心其他的事情。
“陛下放心,牛僧孺臣相指揮得當,先放一部分安祿山的士兵靠近城牆,卻忽然在敵人的雲梯上傾倒西域出產的火油,拋下茅草,大火熊熊,把他們攻城的人燒死大半,他隨即開城出戰,安軍被我軍殺了一個措手不及,宣讚王子這次立了大功,因為他的騎兵差點將安祿山困住,好在田乾真和崔佑乾拚死帶兵救援,他才衝擊了出去。但是這樣一來,安祿山已經損失了數萬兵馬,又擔心牛臣相還有什麼招數,已經退走了。”
李隆基長長的舒了一口氣:“牛臣相和宣讚王子,朕要好好的犒賞他們。”
楊玄林一聽,假笑道:“陛下,犒賞的事情,稍後再說不遲,信裏這事,十分的棘手。”他的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怎麼?”李隆基抽出了信箋。
一看完,臉上忽然露出青紫的顏色,喀嚓的一聲,抽了身後的倚天劍,狠狠的斬了下去,火花四射之中,將麵前的案桌,斬為三十二截,咬牙切齒的說道:“無恥匹夫!枉我一直如此看重他,如此重用他,不計較他以前的過錯,想不到這人狼子野心,居然在我的眼皮底下做這些勾當。”
信函中的內容,乃是一個在高仙芝軍中的偏將寫的信。
李隆基為了加強對手下各個將領軍隊的控製,秘密的發展了一批心腹,隨時向他報告將領的動向,、有無叛國行為等等,剛才收到的信函,就是高仙芝軍中的心腹的密報。
這封信的內容,就詳細的描述了高仙芝在清河遇到安祿山軍隊進攻之事隻是個謊言,乃是故意不去救郭子儀。但是以當時高仙芝的兵力,若是去救,郭子儀沒有任何的危險。再有是後來見到事情不利,高仙芝不顧李隆基的安危,搶先撤退,回到徐州裝病雲雲。
“哦,不對,是不是有人故意陷害高將軍?”李隆基似乎是忽然省悟過來,心中想:在這樣的局勢下,可再不能胡亂猜疑手下了,否則軍心必亂。
“陛下,你再看看這幾封密函,裏麵的意思都是大同小異”楊玄林再從身後的案桌上拿起一疊信函。
李隆基的麵色灰敗,看著一封封的密函,再無絲毫的懷疑,看來高仙芝,不僅在危急時候不救郭子儀,想借唐朝之手除掉他,甚至在自己麵臨危險的時候也率先逃命,已經到了無法容忍的地步。
楊玄林看著李隆基握著倚天劍的手青筋畢現,不停才顫抖,就知道他已經憤怒到不能抑製才程度,趕緊說道:“陛下,高仙芝如此膽大妄為,我現去殺了他!”
哐啷一聲,楊玄林腰間的長劍出鞘,跟隨李隆基殺人,已經成了他的本能。
“等等。”當楊玄林轉過身來的時候,看到的卻是一個麵色平和的李隆基。
“陛下,幹什麼?”
“不用去啦!”李隆基的聲音,也平和得可怕。
“為什麼,陛下,之中亂臣賊子,留在身邊,將來是個大大的隱患。”
“不!現在不能殺他。當今的局勢,我朝廷之內,再也經受不起哪怕是一點點的動蕩,記住我的話,容忍,就當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走,現在去看看他。”
“這,陛下,您明知道他是裝病,還要去看他?”楊玄林額頭上的青筋跳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