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再戰官渡(1 / 2)

我和娥娥帶著疑問,但還是按照管寧的布置去尋找嗩呐和鑼鼓。既然管寧吩咐我們帶一萬人去尋找,那就是要我們尋找到一萬人能夠使用的嗩呐和鑼鼓了。

我先派人跟曹操和劉備聯係,然後讓娥娥帶著兵在兗州尋找,我則帶著兵在豫州尋找。曹操和劉備見我們打了招呼,沒有阻止我們尋找,所以三天之後,我們還是尋找到幾百套嗩呐和鑼鼓。雖然不夠一萬人使用,但也可以將就了。

帶著這些軍士,在中間選出幾百個吹嗩呐的,再選出幾百個打鑼的,幾百個打鼓的。同時我們還找到了笛子、簫、笙、竽、鈸等樂器,向軍士分派已定。

半夜時分,按照管寧的安排,我和娥娥讓軍士一起奏樂。一時間在官渡的上空飄蕩著音樂之聲。我方營中已經接到招呼,所以並無驚詫。但漢軍那邊剛剛睡下的軍士卻被這些音樂之聲吵醒。

樂聲之中,嗩呐聲淒淒切切,笛子聲清清越越,簫聲柔柔和和,笙聲清清揚揚,竽聲粘粘連連,鑼聲驚破夜空,鼓聲闖進曠野,鈸聲開開闊闊。漢軍那邊,一時之間竟然有些發呆。便是我們這邊,那些軍士雖然已經被打過招呼,也不禁被樂聲所吸引。

樂聲響了一陣,忽然在山下曠野中響起了一些野獸的聲音,有的如虎,有的如豹,有的如狼,有的如獅,有的如牛,有的如狗,有的如豬,有的如馬,有的如驢,有的如騾,有的如山雞,有的如狐狸,有的如雞,有的如鴨,有的如鵝,有的如鷹,有的如兔,有的如布穀。跟先前的樂聲相應,竟讓官渡這片天空變得詭異起來。漢軍中開始有人騷動。

樂聲和動物的聲音一刻也不停,又響了半時,卻聽得樂聲中有幽怨的鬼哭之聲,聲聲中伴著“張遼,還我命來”的拖長的哭聲。恰好這時候河上風起,月亮躲進了雲層,竟給人一種淒神寒骨的感覺。漢軍中開始大肆騷動。不時傳來幾聲軍官的嗬斥和大將的喝聲。

但鬼叫聲和樂聲動物叫聲絲毫不停,一直又過了半時,在這些聲音中間出現了一個新的聲音,那聲音不是太大,卻又字字清楚,傳進漢軍的耳朵:“不肖子孫劉辯,你逆天行事,祖宗已經發怒了。祖宗已經發怒了。祖宗就要降下懲罰了。”

翻來覆去,聲音一直重複著,漢軍的騷動聲音更大,已經有軍士開始趁著夜色逃跑。

又在這時候,另外一個聲音出現了,仿佛震撼著山野一般:“漢軍的軍士們,你們的皇帝逆天行事,漢家的天下已經氣數已盡,你們跟著漢軍,不過是為劉辯陪葬而已。大唐代替大漢,乃是大漢高祖顯聖親自表達的意願。劉辯身為高祖玄孫,違背高祖意願,是為不肖。大唐本為盛世,劉辯卻興兵作亂,是謂不仁。跟黃巾賊約定,取天下後將尊太平之道,至今沒有實現諾言,是為不義。大漢已無前途,眾鬼今日前來向漢軍索命,大家快跑吧,不跑的將要死了,將要死了,將要死了……”

曠野中一直回蕩著“將要死了”的聲音,跟先前的樂聲動物聲鬼叫聲相應,場麵無比詭異。

漢軍中一下子炸了營,軍士逃跑的聲音幾欲將這邊的聲音淹沒。

便在此時,汪嶽率領著五員私兵頂級大將,十五員大將,六十名副將,三百二十名偏將,一千六百名裨將,以及一千五百萬大軍,浩浩蕩蕩,向官渡席卷而去。

田豐張飛以及其他漢軍大將再也阻擋不住軍士的逃跑,也調不動軍隊上前迎敵。兩人對望一眼,萬般無奈,隻得下令眾大將一起撤退。

沒有了大將指揮的漢軍更加無心抵抗,紛紛做鳥獸散。跑得慢的都成了唐軍刀下之鬼。

隻折損了數千兵士,官渡落入了唐軍之手。

管寧吩咐不要紮營,全軍繼續追擊,直趨虎牢關。

我軍到達之時,潰敗的漢軍還沒有全部進入關內,聽到後麵蹄聲大起,來不及進關的軍士急忙往兩旁山間走避。我軍跟著來不及走避的漢軍一起湧入了虎牢關。守關軍士根本來不及拉起吊橋,關閉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