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同組的諸葛諒對縱橫四海的大戰,由於兩個人都有殺手技能,是一個很大的看點。另外,縱橫四海的黑山賊身份,也同樣吸引了大家的眼球。畢竟在這次武林大會中,山賊以其特殊的霸王地位,任何時候都是注目的焦點。當然,汪嶽的謀士技能和陣法同樣也是關注點之一。隻不過就目前汪嶽所擁有的謀士技能和陣法看來,暫時還不能跟其他謀士相比。
戰鬥一開始,早已認真研究過汪嶽資料的縱橫四海自然不會掉以輕心。以目前的形勢來說,縱橫四海親自帶兵鎮守上山的道路是一個絕佳的選擇。畢竟從很多次山賊被打敗的戰鬥看來,從地道成功攻入的並不多,更多的都是正麵突破。而且上一場縱橫四海正好就被七妹突破過防線,若不是自己的殺手技能最後時刻逞威,同時占據了最終的人數優勢,還真不知道是什麼結果。
所以縱橫四海打算一直堅守在山上,除非汪嶽做出大的改變。
而汪嶽如果要攻上山去,目前的難度實在不小。由於對方也是殺手,在進入二十強之前自己屢次反敗為勝的殺手技能在這裏就沒有了用武之處。而無論是強攻還是突襲,那些攻山的老套路估計也早已被縱橫四海所熟悉。
所以汪嶽的選擇很現實。除了派兵做了例行的破陷阱和破埋伏之外,汪嶽基本上就按兵不動。
對於這一點,縱橫四海倒樂得他一直如此。最好就是一直拖到最後,搞個不戰而勝。反正現在隻要再贏這一場,自己便鐵定出線。當然縱橫四海也夠嗆。為了提防汪嶽隨時發起的攻擊,他不得不日夜守在山嶺之上,這從一定程度上消耗了他的精神和體力。反而汪嶽倒經常在營中得到了很好的休息。
一直堅持到吃午飯。午飯後再拖了兩個遊戲日,汪嶽才開始了行動。
首先是按照其他人做的那樣,在山腹中開始挖地道。因為有了謀士職業,汪嶽挖地道又跟其他人不同,按照陣法的方向,往往挖向出人意料的地方。
縱橫四海一邊在前沿陣地監控汪嶽在山下的情況,一邊直接將水缸安放在腳下,聽到汪嶽挖地道的聲音,不斷做出安排。隻是在汪嶽漂浮的推進方位上,實在想不出他到底要從哪個方位進行進攻。所以除了山上的防禦投入重兵之外,對於山腹的防守不斷做出調整,保證不失手是他現在必須做到的事情。
深夜,同時也是現實中晚飯前半個小時,汪嶽忽然發起了攻擊。首先是悄悄製造了濃霧,然後便帶著所有的軍士從中間那條山道集中突擊。當然,攻上山之前所有軍士都是輕手輕腳,以免被對方發現。
直到縱橫四海的眼皮底下出現了對方的軍士,再要指揮使用落石滾木已經來不及了。首先攻上的軍士牢牢控製了防守要地,下麵的軍士源源不斷地擁了上來。與此同時,山腹中也響起了呐喊聲,地道在呐喊聲中忽然打通。
而縱橫四海的眼前,卻看不到汪嶽的身影。這讓他失去了判斷力。到底汪嶽是在山腹中指揮軍士從地道殺出呢,還是現在已經到了山嶺上,隱去了自己的身形呢。
不過縱橫四海還是有他的對策,立刻隱身,來到山嶺邊可以同時看到兩邊的地方,兼顧著山上山下的形勢。汪嶽不出現便罷,隻要他一出現,縱橫四海第一時間將會向汪嶽發動襲擊。
本來縱橫四海的想法是不錯的,可惜汪嶽也早已算到了他這一點。稍稍穩定山嶺上的形勢之後,分出一些軍士堵住兩邊的援敵,清掉中路剩下的敵軍,本方剩下所有的軍士一起揮動武器向山嶺邊所有縱橫四海可能藏身的地方殺去。
縱橫四海當然清楚對方的戰略意圖,無奈之下頻頻後退,不讓對方撈到自己的衣角。
看看自己的軍士揮動著武器已經擋住了對方能夠撲過來的所有來路,汪嶽滿意地點點頭,揮動著短戟加入了剿殺對方山嶺上殘敵的戰鬥。有了他的加入,山嶺上的殘敵立刻便摧枯拉朽。原本本方人數稍占劣勢,片刻之後便形勢倒轉,成功殲滅了山頂的殘敵,本方反而還剩了十來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