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我軍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重大的勝利,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軍的奇襲戰略的奏效。再加上薑維郭嘉等人對於稍縱即逝的戰機敏銳的觸覺,一次次在敵軍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完成了戰略布置,搶得了先機。
但奇襲就是奇襲。隨著時間的過去,奇襲那種出其不意的效果將不斷減弱。
在東南區、東區、南區、中區、西區受到重大的損失之後,敵軍總部已經完全反應過來。敵總部第一時間想到的應對方案就是不能再被我軍牽著鼻子走了。我軍之所以取得如此豐碩的戰果,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敵軍放棄了堅固的工事,被我軍少量部隊牽製在曠野之中,然後一次次被我軍圍殲。所以在西區被我軍掃蕩之後,敵軍發布了死命令。所有尚未遭受嚴重損失的西北、北、東北三區和雖遭嚴重損失卻還有戰力的東區、南區、中區,不再對我軍進行圍攻,所有部隊都退守到工事之中。
陸遜在旁邊看得連連讚歎:“不愧是善於打仗的流沙怪。做出的決斷非常堅決。不過,現在這樣做已經遲了,而且正好給我軍一些部隊以喘息之機。”
其他人都連連點頭。以東北區為例,第十六野戰軍的三萬億大軍如今隻剩下一百億。隻需要東北區敵軍繼續進攻,很快這個野戰軍將會全軍覆沒。在這種關鍵時刻,東北區敵軍撤回之後,等於憑空讓我軍以一百多億的兵力繼續堅守在三個方向的交通要道上,徹底將東北區的七十萬億大軍局限在自己的防區裏,不能在整個戰場上大放光彩。西北區和北區也是一樣,西北區我軍的十五萬億兵力和北區我軍的兩萬億兵力,也得到了一個喘息之機。這些可都是生力軍。在目前的情況下,沒有了敵軍優勢兵力的逼迫,這些兵力必將在下一個階段的戰鬥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而且最重要的,我軍可以從容不迫地收拾西南區的敵軍了。
為了減輕第十八野戰軍主力的壓力,當初第十八野戰軍在進入西南區的時候,由於這是一個中型的野戰軍,所以當時派出了四萬億的兵力分成二十個小的部隊在西南區吸引了敵軍四十萬億的兵力。二十萬億主力又分成三部,鼎足而立,將二十萬億的敵軍主力吸引在三片沙丘之前的開闊地上,以七部每部三萬億左右對我軍進行圍攻。南區我軍十七萬億大軍進入後,正好將這二十七股敵軍分割開來。除了七部主力之外,其他二十部敵軍都隻有兩萬億。
這裏的狀況跟西區相比雖然沒有那麼好打了,卻也跟西區的情況大致不差。我軍決定先以優勢兵力吃掉敵七部主力,再將其他二十部逐一消滅。
跟西區作戰相比,我軍目前跟敵七部主力隻有八十比一的比例,所以在消滅前三部的時候,我軍就傷亡了二十萬億,然後又付出四十萬億的代價,才將西南區敵主力完全肅清。我軍因此也銳減到一百九十萬億。
好在跟其他各路敵軍對上後,我軍重新又具有了九十五比一的兵力優勢。我軍的傷亡僅僅比敵軍稍稍多那麼一點,消滅了七八堆敵人之後,才損失了二十萬億。
接下來又消滅三批敵軍之後,兵力優勢下降到八十比一,我軍的傷亡進一步增大。到了第十三批敵人被消滅,我軍已經減少到一百五十萬,兵力優勢隻有七十五比一,傷亡也達到敵軍兩倍了。到第十七批敵人被消滅,六十五比一的比例,已經讓我軍的損失達到敵軍的三倍。
好在剩下的敵軍也就最後三批而已。我軍最終還是剩下了一百一十億,結束了這場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