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根據地進行開發,因為根據地的擁有者並不對根據地擁有產權,隻是通過軍事手段暫時占領,所以任何人在這些土地上開的店鋪,無論是根據地擁有者還是開店者都不擁有產權。開店者直接向係統交稅,根據地擁有者則抽取遠低於稅額的傭金,相當於保護金,但也好過沒有。更加關鍵的是,占領根據地到一定時候,或者機緣巧合,都會獲得係統對於產權的承認,到時候根據地就可以直接成為領地了。
而娘子關、雁門關和平型關,則不存在這個問題。目前這三個關隘都屬於代郡,隻要進行開發,無論是土地還是店鋪的所有權都歸我這個郡守。向npc發布一個公告,全國的百姓就可以到這裏來定居,定居後就成為本地的居民。關隘轉化為領地是遲早的事情。
而這時候我才開始看代郡的資料,看完後不由讓我哭笑不得。怪道丁原這麼大方,原來也跟樓蘭王一樣,做了一個順水人情。整個代郡方圓百裏,原來不過是一個代縣,現在也還是一個縣大小。郡治在代縣,依舊是一個縣城。而且整個郡除了代縣這個縣城,雁門關、娘子關和平型關三個關隘,以及我的杏花村、娘子村、彼岸村、丁山村和奉先村之外,已經沒有其他任何城鎮和村莊。這是因為,代縣常年受到匈奴的侵擾,如今百姓已經跑光了。就連代縣如今剩下的數目可憐的幾百個百姓,也是因為代縣有軍駐守,加上實在不想走才留下的。看來代縣要發展起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原駐代縣的駐軍,因為我已經駐守,也已經被丁原撤回,所以現在代縣的駐軍,也隻有我的35萬大軍。好在都是並州鐵騎,軍力還算得上強力。隻是戰鬥力方麵,跟同級匈奴騎兵還有些差距,經過等級補足,應該可以趕得上匈奴騎兵。不過自從我成為郡守之後,因為“威震四方”技能的關係,匈奴倒暫時不敢來侵擾。這讓代郡今後的發展有了比較良好的環境。
公告已經發布,發展還要慢慢來,暫時又沒有事情幹了。為了係統即將通報坐標的關係,我快速回到寒江村。如今寒江村已經成為寒江關的附屬村莊,看來賈詡是橫下心,要早點讓寒江關轉化為領地了。
剩下的時間,我從遊戲中直接連到論壇看了起來。
現在論壇的頭條依然是“石橋村保衛戰”,但帖子的點擊和回複增長速度,卻遠遠趕不上另外一篇帖子,也就是報道東線開發的帖子。看來這篇帖子很快就可以超過石橋村保衛戰成為頭條了。不過這篇帖子的題目當然不可能使用“東線開發”字樣,這畢竟是我自己的提法。帖子的標題發明了一個名詞,叫做“野荊走廊”,也就是“野馬營——荊棘嶺”走廊的簡稱。因為整個東線除了荊棘嶺以西的黑風嶺、十字坡、滾筒坡和丁家嶺四條小走廊外,幾乎都在這條大走廊上。當然,實際上四條小走廊加起來比這條大走廊還肥,但大走廊畢竟大過每一條小走廊,也就成為這個地帶的代稱。
帖子首先一針見血地指出,之所以要開發“野荊走廊”,最大的原因莫過於綠洲村到石橋村的通道沒有打通,而現在石橋村又被團團包圍,發展起來很困難。作為代替,也是為了未來未雨綢繆,“野荊走廊”的開發也就成為首選。目前在玩家中間,其他玩家的根據地都在石橋村周圍,必須依靠石橋村來補給,而“野荊走廊”卻緊靠綠洲村,連通廣闊的怪區,一定是未來玩家衝級和擴大勢力過程中最理想的補給地。
同時帖子也指出,“野荊走廊”的發展不可能麵臨石橋村那樣的困局。因為石橋村一建立,就正好處於列國玩家主力的威脅之下,石橋村周圍雖然有著四大關隘的拱衛,但列國玩家圍住四個關隘之後,也就斷絕了石橋村的出路,對於石橋村的發展相當不利。而“野荊走廊”則不存在這個問題。由於走廊一帶不是列國玩家的主力,並且列國玩家已經兩次敗在了走廊大軍之手,所以列國玩家在這一帶處於相對的劣勢,而走廊勢力在中國玩家的幫助下,目前已經站穩腳跟。西線的戰事一天不結束,東線就會一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