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洛陽先跟盧植聊聊天,然後給何進和十常侍順便送點禮,然後我就進入了都尉府,派人將這些人依次找了來。當然,最先見的人正是張允。
“末將拜見都尉大人。”張允恭恭敬敬地道。
“很好,張將軍,本都尉今天請將軍來,是因為查看案卷,發現將軍對於為國效力很有積極性。本都尉為朝廷求賢若渴,所以決定見見將軍,聽聽將軍的見解。”
張允聞言大喜,侃侃而談:“都尉大人,末將以為,如今天下承平已久,軍備集中在京畿和北方邊地,而對於南方不甚重視。而末將從南邊而來,深知軍備鬆弛的壞處。南邊州郡,若乍遇盜賊,幾無官兵可以進剿。另外南邊多江河沼澤,水賊猖獗,若無水軍壓製,則水賊終不得平。所以朝廷是否可以改變重北輕南的態度,加強一下南方武備尤其是水軍的建設。”
我不由擊節叫好。真沒有想到,這個張允,見識還真是不凡。也不知遊戲設計如此,還是曆史上真是如此人才。曆史上張允似乎最初並不是蔡瑁一黨,投降曹操後能夠得曹操重用,足見此人在水軍上的才能。
我點頭道:“張將軍所言,本都尉深為讚賞。隻是如今朝廷非由本都尉一人做主。不過本都尉可以給張將軍提供一個機會,以本都尉之名,在荊州治練水軍,不知將軍是否樂意?”
張允大喜:“都尉大人有命,末將萬死不辭。”
隨著係統報告“高級張姓投效”激活,又一個曆史武將收入麾下。
“對了,張將軍,你從荊州過來,可知荊州有些什麼人物?”
“回主公,荊州士族,以蔡氏、馬氏、龐氏為最盛。蔡氏一族,蔡瑁為特出之輩,向來與末將談論南方軍備和水軍治練,跟末將甚為相得。另有蔡中、蔡和二人,亦為甚有見識之輩。馬氏族中,以馬良五兄弟最為特出,‘馬氏五常,白眉最良’,說得就是馬良。另外馬良幼弟馬謖,雖甚年少,喜好談兵論道,實為少年英才。龐氏族中,龐德公、龐山民父子,素有盛名。龐德公被譽為荊州兩大隱士之一。這一族亦有一個少年英才,姓龐名統,其聲名更在馬謖之上。此外,荊州另外一大隱士,司馬徽先生,號為‘水鏡先生’,與龐德公齊名。隻是此人神龍見首不見尾,很久沒有人看見他了。而潁川名士荀彧、許邵、戲誌才、程昱、郭嘉等,也常與荊州名士往來。都尉若有意,末將盡量為都尉網羅這些人才。另外,此次與末將同來司隸的向朗、傅巽二人,也是胸有誌向才學之人,主公不妨見見。”
“哦,我已請此二人來此,原來竟與張將軍同來,左右,快請二位先生入見。”我知道向朗、傅巽也是來自荊州,卻不知此二人竟然跟張允同行。看來這下子收獲這二人希望大了。
片刻,二人入見。寒暄之後,進入正題。依舊是人多職少,不能做主的說辭,最後建議二人跟著張允一同治練水軍,伺機再做大用。張允在旁邊大談特談“都尉大人”如何禮賢下士,如何知人善任,經不住他一番說辭,這二人也投入了我的部下。
接下來,我分別見了在洛陽晃悠的其他人。最終,張昭、張燕激活“高級張姓投效”,直接收入麾下。張楊沒有激活,費了好大勁,才說服他成為部下。除了袁紹和劉表之外,其他人也都成為部下。最為不可思議的是,董卓竟然直接就願意成為我的部下。這並不奇怪,涼州此刻雖然被係統代管,但依舊是我的,遲早要拿回來。董卓要在涼州混,就必須看我的臉色。在我身邊跑得越勤,其利益也最大。對於這些部下,要麼暫時不用,要麼就要用得讓他舒心。所以我現在的決定是,直接派他們回綠洲村,先跟賈詡熱乎熱乎,稍後再給他們安排工作。盡管給他們的落腳之處隻是小小村莊,但他們都明白,那是我張某人的發祥地。這樣安排正是把他們當自己人看待,一個個高高興興歡歡喜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