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搬運術戰略(1 / 2)

本輪聯賽之後,中國玩家立即大規模開展情報活動,最終對列國玩家使用的新武器“飛毯”的情報完全弄清楚了。“飛毯”雖然是武器,但同時也需要技能驅動。驅動技能的戰鬥單位必須站在自己的飛毯上,每張飛毯隻能站10人,除了本人以外,可以運載9人。本人不可發動攻擊,被運載的其他人卻可以進行攻擊。如果驅動技能的戰鬥單位陣亡,則飛毯不可被使用。目前,有一個列國玩家正在大規模製作飛毯,現實時間一天的產量為50個,每輪可以增加250個,分配到五個列國玩家,就是每人50個。由於列國玩家相互之間沒有結盟,所以不存在幕後操作,飛毯的訂單是平均的。也就是說,三輪之內,列國玩家的空中遠程戰力暫時依舊處於劣勢。但三輪之後,這個劣勢將逐漸扭轉,直到達到優勢。

不過這個情報也提供了“飛毯”的一個軟肋。那就是打掉驅動飛毯的戰鬥單位之後,飛毯將完全停擺,而我們的雲團則可以一直存在。但軟肋歸軟肋,要利用到這個軟肋,那又需要很高的技術含量。畢竟列國玩家都將飛毯隱藏在大部隊中,並且行蹤飄忽,很難瞄準,要想精確打擊到驅動飛毯的戰鬥單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隻不過事情並非那麼絕對,雲團+搬運術,是我們早已為列國玩家準備好的秘密武器,一直以來這個強大的秘密武器並沒有使用,也就是等著現在這一刻。不過現在依然不用著急,畢竟最近三輪之內,我們對列國玩家還是擁有戰鬥力的優勢,不需要搞掉對方的飛毯,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我們必須大量製作“搬運術”這個技能了。因為我現在還要在山雨劇本修煉,我自己是騰不出時間的,所以還得麻煩十四妹和賈詡。這樣一來,也許短時間之內不能製作“雲團”技能符了。畢竟“搬運術”技能雖然產量稍高,每天可以達到180個,但現在幾乎都是從零開始,要的是時間來造。不過轉念一想,未必所有擁有“雲團”技能的戰鬥單位都需要搬運術,畢竟對方的飛毯隻有那麼多,可以在消滅飛毯的同時發動攻擊。所以我的決定是,賈詡專門製作“雲團”,十四妹則專門製作“搬運術”,雙管齊下。但這樣一來,又要出現新的問題,那就是我們在三輪之內擁有優勢,那是按照三輪以內全力製作“雲團”技能符來說的。一旦開始雙管齊下,恐怕兩輪之後,我們的優勢就沒有了。所以分工製作的時間,應該定在三輪之後。反正到時候至少有450個“搬運術”,分配到五個玩家頭上,至少90個。通過90個雲團來實現打擊對方驅動飛毯的戰鬥單位,應該還是夠用的。

為此我對飛毯驅動者的戰鬥力也有些好奇。在情報堆中尋找一陣,有了結果。那就是飛毯驅動者不能使用攻擊技能的代價就是,防禦和血條提升一倍。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經過十次左右可以搞定的戰鬥單位,驅動飛毯後估計就需要三十多次攻擊才能搞定了。也就是說,到時候我們需要搬運30個戰鬥單位過去,才能搞定對方27個人的戰鬥力。一般情況下,在空戰中將我方兵力搬運過去,鐵定是有去無回。而且在90個搬運術的限額之下,每一輪搬運隻能搬運90個戰鬥力過去,如果要繼續搬運,還得等待冷卻時間。

對此當然是不能讓我滿意的。我開始重新思考起來。忽然間我心中閃念:先前的計算還是有誤的。其實三輪以內我們相對於列國玩家的優勢,是按照列國玩家三輪之後的實力作為參照的。也就是說在前兩輪,列國玩家的實力增長對我們其實不能形成多少威脅。第三輪的時候,即使隻有一個人製造雲團,雙方戰力也還是持平,到時候依靠戰術還可以打一輪。所以現在已經完全可以進行雙管齊下了。那麼到時候我們參戰就可以擁有至少360個搬運術,每輪搬運解決掉對方300多人的戰鬥力,這樣仗就好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