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劉備被免職,我作為“何進陣營安喜縣剿匪軍”統兵總指揮,因為跟劉備確立了結義關係,又是在同一個陣營內部,係統給了我兩個選擇:A、繼續留在安喜縣;B、跟隨劉備。
當然是選擇劉備,於是剿匪軍的名字也就變成了“何進陣營劉備剿匪軍”。統兵總指揮也變成了劉備,我成了副總指揮。目前我們的軍銜和軍職分別為普帥銜元帥和普帥銜副元帥。關羽和張飛也理所當然成為普帥銜副元帥,簡雍則成為普帥銜元帥先鋒。
而我回到蒲陰縣軍營之後,發現“劉備剿匪軍”的規模又擴大了。跟著各處聯絡的黃巾將士的玩家已經傳來消息,招降到四個重要的黃巾將領:張燕、周倉、廖化、杜遠。張燕的大軍在並州,擁有二十萬眾;周倉的大軍在幽州,擁有十五萬眾;廖化的大軍就在冀州的趙國,擁有十萬眾;杜遠的大軍在青州平原郡,擁有五萬眾。我立刻向四處黃巾下令,各自率軍在原地等待接收。而對於黃巾大軍的分配,我的心中也有底了。我和關羽張飛各領著20萬黃巾,剩下的黃巾和玩家由劉備率領,簡雍還是帶著他的二十萬黃巾。劉備和簡雍負責接收廖化,張飛負責接收周倉,關羽負責接收杜遠,我負責接收張燕。五路大軍都缺省編為一個軍,都督暫時由我們五人兼任。當然,我這一路,任命了裴元紹為副都督。同時,我這一部也是裴元紹的嫡係師。
等到劉備四人率軍會師的時候,“劉備剿匪軍”的規模已經進一步擴大了。大大小小五十個黃巾頭領送來了八十萬大軍。絕大多數正等在路上等候接收,也有30萬已經率軍前來會合。最終計算全軍總數,加上四大黃巾將領的部隊,目前劉備關羽張飛和我行軍路上的兵力總數分別為:37萬、20萬、15萬、23萬。最終前來會合的30萬大軍分別給四路大軍補充了13萬、5萬、10萬、2萬的兵力。
其實在分配兵力的過程中,我做了兩件事情是帶有私心的。一件是讓所有的親兵都跟著劉備,十萬玩家大軍也全都跟著劉備,這是我要甩開玩家自己單幹的意思。一件是把裴元紹繼續留在我的軍中。目前來說,能夠分到的最有實惠的黃巾將領就是他了。不過劉關張和簡雍對此顯然並不在意。在他們看來,我的分配是非常合理的,除了劉備之外,大家的兵力完全相等。而且在最初出發的兵力中,我的兵力最少。
無論劉關張和簡雍是否介意,四路大軍已經開始分頭開拔。我在冀州需要耽擱的時間並不長,中山所有縣城已經全部搞定,中山國國都駐紮著朝廷軍主力,根本就沒有黃巾餘孽敢過去。而接下來我在冀州就隻有一個常山國可以打了。也就是說,四路大軍中,我將最先衝出冀州,走向全國。
同時在這條路上,還有一個我事先沒有刻意追求的好處,那就是十有八九趙雲還在常山。如果能夠淘到趙雲,我勢必會在劉備那裏立下大功。隨著將格係統的出現和軍銜係統的擴充,現在要取得建村權,起碼也得達到曠帥銜,以我目前的軍銜,起碼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這個劇本開啟之後,對於投入戰爭的兵力已經進行了限製。帶出的兵力不能超過限製,其餘的兵力就完全需要在戰鬥中進行補充了。而各種領地的限製額度為:村莊2000+不超過10人(玩家和NPC都不能超過5人)的額外兵力;鄉鎮10000+不超過50人(玩家和NPC都不能超過25人)的額外兵力;縣城50000+不超過200人(玩家和NPC都不能超過100人)的額外兵力;郡城20萬+不超過4000人(玩家和NPC都不能超過2000人)的額外兵力;州城100萬+不超過20000人(玩家和NPC都不能超過10000人)的額外兵力;都城500萬+不超過10萬人(玩家和NPC都不能超過5萬人)的額外兵力;皇城2000萬+不超過40萬人(玩家和NPC都不能超過20萬人)的額外兵力。當然,屯兵和參與防守的兵力是沒有限製的。駐紮地、關隘(包括港口)、根據地的限製跟同級領地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