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攻擊,以查韋斯在前,冬之野和我愛曹孟德為左右兩翼,我最後壓陣。盡管是以槊騎兵陣型衝鋒,但我還是讓全軍先使用弓箭,作為弓騎兵使用。進入射程之後,前麵的負責瞄準射擊,後麵的則進行拋射。
我多次跟匈奴作戰,並多次擁有匈奴部下,對於匈奴的騎射非常熟悉,同時也對騎射的性能了解比較多。騎射的關鍵不在射,而在騎。馬的速度加上箭的速度,會有20%的攻擊加成。所以同樣是弓箭,騎兵使用之後威力更強。再加上槊騎兵這個兵種並不排斥使用弓箭這種武器,所以兵種的加成仍在。不過在裝備方麵,雙方的差距並不大,可以平分秋色,這一點跟一開始與召喚作戰不同。但即使如此,目前我們的屬性仍是對方的2.4倍,箭雨紛飛之中,誰強誰弱一目了然。對方的陣地上白光不斷飛起,而我方陣地卻隻有偶爾一道白光。
照理說,除了召喚之外,對方的兵力應該很少才是。不過大家都經過了七八個遊戲日的發展,擁有了七八個根據地,調來兩三百甚至四五百根據地兵力完全不在話下。100人就是三四萬的兵力,規模上跟我們已經差不多了。隻不過根據地兵力都是一次性消耗兵力,不能複活。對方派出這樣的陣容,也是花了血本了。僅這一戰,已經足以讓對方七八個遊戲日的努力完全打水漂了。但對方也不得不如此,要知道對方的勝敗隻在一場,勝就是勝,敗就是敗,沒有絲毫的僥幸。我們當然也輸不起,所以雙方的兵力投入,按照預想來說,都應該是不惜血本。隻不過我們有更好的兵種,而且能夠複活,這一點對方並不清楚。
百步的距離,對方傷在箭雨中的兵力高達數千,而我們的傷亡不過數十。但更加讓對方難以接受的還在後頭,隨著我們換上槊之後,對方就再也沒有還手之力。槊影翻飛之中,隻看見一麵倒的屠殺,一切反抗都是徒勞的。不到一分鍾,對方卡在要路上的數萬兵力全部被清除,戰役結束。
在這種戰爭之中,由於雙方兵力懸殊,對方是車輪戰,所以係統也進行了限製。一開始所有參戰兵力都進入戰場等待。等待的兵力不能通訊,不能看視頻,不能下線,隻能在戰場按照戰爭規則互動。所以一場戰役結束之後,其他戰場的對方兵力並不能清楚知道這個戰場的情況。隻有當我們進入戰場的時候,對方才會明白,上一個戰場已經敗了。
所以接下來二十多個戰場,我們一路順風順水,幾乎以相同的戰術,將董卓陣營的玩家打得潰不成軍,最終全軍覆沒。而我們的玩家在此前要麼無一傷亡,要麼傷亡不超過20個,始終以全陣容出戰。掛得最多的是家將和私兵,戰役結束後直接全部恢複。不過家將傷亡會掉等級,私兵直接掛成白板,需要重新將等級練回來。私兵一掛幾乎就失去戰鬥力了。因此戰爭中我也很注意保護私兵,掛掉的大多還是家將。私兵到現在掛掉也不超過100人。
戰爭打得很慘烈,不過收獲也很豐厚。這種戰場環境中,對於完勝方的最終獎勵為20級等級,軍功翻倍,遊戲幣若幹,當前等級裝備一套。而我們則是每一場五分之一級等級,軍功翻倍,遊戲幣若幹,當前等級裝備一件。實際上戰後還得到外快,每一場都有150個召喚外加兩三個降兵的收入,這是按照萬分之一招降幾率的收獲。所以在二十多場戰鬥之後,我們的等級已經提升了四級,得到軍功6000,遊戲幣若幹,當前等級裝備20件,四五十個降兵外加3000多召喚。當然,其中得到的裝備,卻是從黃色到超黑鐵器不等,白色最多,高品階裝備較少。以我為例,就拿到了15件白色4件青色甚至一件黃色,全是扔商店的貨。
打到第二十三場的時候,我們第一次碰到了挑戰。戰場已經進入了伏牛山,地形開始複雜起來。對方的兵力也似乎更強了。進入戰場的時候已經是黃昏,一眼瞥見四處起伏的峰巒,隱隱有旌旗飛揚。我將手一揮,所有人下馬伏地,一聲不出,靜等天黑。目前我手裏有戰場的地形圖。這是因為係統缺省認定我們正在跟著曹操逃亡,而曹操當然是熟悉這一帶地形的,否則曆史上也不會那麼容易就逃出去了。不過地形圖上隻有地形,沒有敵方的兵力布置。畢竟這是敵方的機密,係統也不好讓我們知道。
但分析地形圖之後,我已經基本判定了對方將在哪裏派駐攔截兵力。提前伏擊是不行的,那麼適合伏擊的地點顯然沒有對方的兵力,隻有在對方發現我們之後,才能派出兵力設伏,但那時候多半黃花菜都涼了。所以對方會千方百計利用地形,在有利的地形人就多一些,不利的地形人就少一些,隻要把我們趕入不利地形,也能夠達到強行伏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