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傳國玉璽(1 / 3)

和氏璧後來輾轉到了趙國,而且這個消息被秦國知道了。所以有人認為,可能是當時楚國為了離間趙國和秦國的關係,緩解秦楚之間的衝突,故意將和氏璧流傳到了趙國。這個過程非常隱秘,但總之是秦國為了這塊玉,跟趙國從此扛上了。秦王為了得到這塊玉,不惜做出割地十五城的承諾。而趙國當然深知在寸土寸金的時代裏,他們是不可能從強大的秦國嘴裏得到土地的。但如果不答應的話,秦國將從行騙變為明搶,那樣虧得更大。於是趙國的CEO趙王派出了自己的商業代表藺相如,去完成這筆成交可能性極小的交易。

藺相如住在秦國CEO秦王為他準備的高級客房裏,任憑秦王送來大堆金珠寶貝和美女,就是沒有被腐化掉。當藺筒子的革命堅定性無可置疑之後,秦王決定在自己的辦公室接見他。按照交易的固定程序,首先當然是看貨。不過僅僅這第一步就充滿了風險,因為看貨的話,總要將貨交到對方手裏,這在市場上如果有錄像監控,或者有所有權登記的情況下,應該沒有問題。但問題是那時候沒有錄像監控,所有權也難以登記,看貨地點也不在市場上,而是在對方的辦公室裏。所以就存在對方一旦看了貨之後,從此就黃鼠狼看雞有看無還的危險。事情的發展還真讓人覺得秦國多半就是黃鼠狼。拿到和氏璧之後,秦王不僅自己看,還拿給自己身邊的美女玩,仿佛這不是一件尚未交易的商品,已經是自己家的財產似的。

對此藺相如早已想好了對策,他決定在秦王玩得最HIGH的時候轉移秦王的注意力,讓他心甘情願將和氏璧交回自己手裏。於是他告訴秦王,這塊玉上麵有幾個隱秘的瑕疵。這個如今在古董界類似場景經常用來騙新手的策略在當時還是第一次使用,果然秦王上當了,將這塊玉又還回了藺相如手裏。這時候不祥之物的特點又開始顯露了。秦王的辦公室非常大,這讓他不得不在自己的辦公室裏建了很多大柱子,用以支撐屋頂。但這些大柱子不僅能夠支撐屋頂,還有另外一個功用,那就是有人想當著秦王的麵自殺的話,拿自己的頭往柱子上撞。而藺相如又給這些大柱子開發了第三個用途,那就是拿自己的頭以及和氏璧一起往大柱子上撞。其實各位如果研究過藺相如筒靴的個人奮鬥史,應該知道藺筒靴其實非常陽光非常熱愛生活,要不是有不祥之物在身邊,這個積極向上的有為青年斷斷是不會幹這種糊塗事的。最終秦王舍不得玉,不得不讓藺筒靴帶著玉回到驛館,也就是那時候的酒店。

不過很多人對此表示懷疑。因為藺筒靴保住這塊玉得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在秦王的辦公室裏,辦公室裏還得有柱子。秦王完全可以趁藺筒靴不在辦公室的時候,派人強行把玉搶下來不就完了。不過事情不能這樣看,因為玉這東西,不光可以在柱子上撞碎,扔到地上也是可以碎的。藺筒靴要往柱子上撞,隻不過表明自己尋死的決心,也同樣表明了把玉弄碎的決心,倒不是非要往柱子上撞不可,摔碎了玉然後再往秦軍的刀上撞也是同樣的效果。不過後麵我們會說到這塊玉曾經被人摔過,最終卻隻弄壞了一隻角的事情,這說明藺筒靴當時即使往地上使勁摔,那也是不能摔壞玉的。不過秦王當時沒有讀過幾百年之後的曆史,當然不知道這個問題,最終還是被藺筒靴唬住了。

回到五星級酒店之後,藺筒靴越想越不對勁,決定派自己的助理帶著玉悄悄回趙國了。第二天見秦王之後,告訴秦王,反正貨已經看過了,現在就看秦國是否交地了,到時候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走正規程序。秦王終於暴露了自己黃鼠狼的本質,對於他來說,貨是肯定要的,無論是否拿到貨,都是不會給錢的。一看玉都回家了,當然不會繼續跟藺筒靴談下去了。於是藺筒靴也回家跟趙王複命去了。

後世把這一段叫做《藺相如不辱使命》。其實當時來說,這塊玉也不過就是一塊玩物,而且事實早已證明這是不祥之物,一塊不祥之物最終沒有落到對方手裏,這怎能說“不辱使命”呢。藺筒靴的使命可是從秦王那裏拿到地盤。我們這些玩遊戲的都知道,地盤是多麼的重要。15座城,好歹也要升到12000級才可以拿到。沒有拿到地盤,藺筒靴的使命就失敗了。

最終這塊不祥之物還是給趙國帶來了災難。秦王一直惦記著這塊玉,既然靠騙不行,那麼他就改為明搶了。一直搶了很多年,最終不但把玉搶走了,還把趙國的地盤全部搶走了。

而秦國也沒有逃脫這塊玉帶來的災難,三年之內死了兩個大王,繼承王位的還是一個私生子。也就是說,秦王的血統實際上在和氏璧落到手中之前已經絕滅了,等到得到玉的時候,新的秦王已經不知道是誰生的。但這個秦王卻深知此物之不祥。首先他覺得這塊玉不能拿來玩,玩物喪誌,是會玩出問題的。所以最好還是給這塊玉派一種其他的用途。於是秦王將這塊玉製成了玉璽。這樣這塊玉就變成了一塊昭顯皇帝身份的印章。這個秦王叫做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