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0章 快刀斬亂麻(1 / 3)

各級領地、駐紮地、根據地增加一個額外名額,這對於領地來說,意義格外重大。也就是說,在限額之外,我還可以新增一個名額。尤其是皇城、都城、州城、郡城這樣分別需要一個遊戲年、三個遊戲月、一個遊戲月、七個遊戲日才能新增的領地,一下子就可以新增一座了。當然,就兵力增加來說,意義並不大。真正的意義在於生產力的發展。

所有技能增加一轉的學習提前量,增加一級等級。這在兩京劇本也非常重要。這意味著我從此可以在0轉學到九轉的技能,而且技能一出來就是九級的正式等級。也就是說,從此任何職業的任何技能,我隨時可以學習使用,並且所有技能要多出10%的技能效果來。

所有私屬兵力和所屬NPC全相對屬性提升10%,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的戰力。而配合兵種品階、成色、等級的一級提升,更是非同小可。要知道此前經過傳國玉璽詛咒之後,失去了三級的品階、成色、等級,我的所有兵種,0轉時的品階、成色、等級隻比原來多出一級,現在則多出了兩級。大眾兵種一出場就是上金階青色3級兵種,擁有攻3防血6其他3的係數加成。雖然跟特色兵種相比還差一些,但也差不了太多了。尤其是在同時獎勵龍威軍、虎-威軍、鷹衛軍三個兵種共計44個軍兩個師兵力的情況下。目前我已經四轉,三個兵種皆是藍色兵種3級。而龍威軍為超一階,虎-威軍下土階,鷹衛軍下火階。這樣計算下麵,龍威軍為攻防54血60其他3,虎-威軍為攻42防血48其他3,鷹衛軍為攻防36血42其他3。

揚州一戰的結果,不但孫策被滅,而且餘下交州、荊州、益州三州,都已經全部跟我接壤了。劉表和劉焉為皇族不用說,士燮也不敢輕舉妄動了。我的司州列牧,管轄範圍也擴大到司州、雍州、並州、涼州、幽州、冀州、青州、兗州、徐州、揚州、夷州、儋州、蓬州共13州。接下來就是大封功臣了,司州牧為張楊,雍州牧張濟,涼州牧馬騰,並州牧李儒,幽州牧趙雲,冀州牧八匹狼,青州牧福爾馬林,兗州牧老幹媽,徐州牧劉備,揚州牧冬之野,儋州牧唯我獨玩,夷州牧盤尼西林,蓬州牧縱橫四海。汪嶽、漢中兄弟和其他“好古聯盟”玩家,分別被我任命為倭國、呂宋、傲來、占城、馬來、爪哇、樓蘭、匈奴、鮮卑、烏丸、靺鞨、柔然等國的州牧。其他玩家則由這些州牧進行了郡守、縣令、鎮長、村長等任命。“好古聯盟”已經完全占據了先機。隨著兩京劇本進入了玩家時代,接下來就是“好古聯盟”的玩家迎接全世界玩家對我方玩家領地和係統領地的挑戰了。當然,還有海戰。不過對於好古聯盟這些領地,由於全世界玩家經過此前兩戰元氣大傷,暫時還無力爭鋒。所以接下來雙方爭奪的要點就成了其他國家的交通要道了,這其中天竺、瑪雅國、好望國、印加國、羅馬帝國成為了爭奪重點。而這其中,天竺、羅馬帝國和瑪雅帝國又成為了重中之重。這是因為大漢及周圍國家已經成了“好古聯盟”的勢力範圍,向西就是天竺,向東就是瑪雅,而羅馬又跟大漢一樣跟這兩個國家相望。可以說,接下來如果拿下這四個國家,也就拿下了世界的中軸線,進可攻退可守,遊刃有餘。

為此,“好古聯盟”定下了接下來的戰略,各自在鞏固係統領地和各自領地的同時,我帶著“方舟聯盟”和“美味家族”出擊羅馬帝國,漢中兄弟負責天竺,十四妹和縱橫四海帶著拜月教和洪門出擊瑪雅。

而這時候隨著大漢的係統劇情戰爭落下帷幕,係統也不失時機地推出了其他國家的係統戰爭。羅馬的係統戰爭為內部獨立和跟日耳曼帝國的外戰,天竺則為吠陀教的反撲和跟波斯、羅馬帝國的外戰,瑪雅為與印加國和阿特蘭蒂斯國的領土征戰。世界地圖分為九個戰區,分別為天竺戰區、羅馬戰區、波斯戰區、日耳曼戰區、北歐戰區、非洲戰區、瑪雅戰區、阿特蘭蒂斯戰區和印加戰區。這九個戰區又劃分為三個大戰區,即美洲戰區、非洲戰區和亞歐戰區。玩家可以同時加入三個大戰區中任何一個戰區作戰,進入各大戰區任何一個陣營作戰。但在同一個大戰區內部,玩家不能同時加入兩個陣營。

各大戰區的第一個戰爭劇情為“使徒革命”,爆發在羅馬帝國。玩家可以加入兩個陣營,一個為帝國陣營,一個為使徒陣營。每個陣營按照慣例,將選拔1000名玩家進入陣營。而“好古聯盟”的選擇,就是選擇一切跟羅馬帝國和日耳曼帝國對立的陣營,建功立業。除了漢中兄弟因為在同一個戰區暫時不能參加選拔賽之外,拜月教和洪門也在這個戰區進行了新的分工,各自負責波斯戰區和北歐戰區。當然,此時此刻,隻有我們這些羅馬戰區的能夠參加選拔賽。而選拔賽的過程非常簡單,我帶入了目前全部五億個軍的兵力,外加13兆個軍的召喚,在神將軍和兵種優勢之下,直接在原地分四個方向出擊,迅速在選拔賽地圖建立了坐標軸。由於我軍絕大部分都是空軍,戰場上根本就無人可以抵擋,不到一個遊戲日就消滅了所有敵對目標。現在選拔賽又有了新的規則,同一個玩家勢力內部參加選拔賽,最終直接確定入選玩家就可以了,不需要將其他玩家的兵力解決掉。這也給我軍玩家省下了兵力,可以投入到下一場的選拔賽中去。這一次“好古聯盟”沒有選擇參加帝國陣營選拔,這樣可以確保到時候不會內部相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