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 綢帶佛國(2 / 3)

而綢帶佛國建立之後,我忽然發現,盡管通過黑海的海路我也可以直接連通烏克蘭公國,但在烏克蘭公國和格魯吉亞佛國之間,卻沒有陸路連接。於是我向喀秋莎提議,沿著黑海岸邊,重新劃定一條寬100裏的通道,連通這兩個區域。否則我就要按照原議從黑海劃到波羅的海了。喀秋莎對此表示了同意,畢竟這裏更短一些,她需要分出的領土也少一些。而這樣一來,大漢朝的馬車,已經可以直接從我的係統領地裏開到波羅的海和地中海了。如果加上好古聯盟的領地,可以從海路一直連接到阿特蘭蒂斯。也就是說,從此以後,我已經可以將三國的任何NPC沿著我的係統領地通道帶到大多數戰場去了。當然,好望國的領土除外。

“佛國北進”戰爭劇情結束,帝國滅亡,帝國陣營解散。接下來,波斯、北歐佛國和羅馬使徒國將一起發起對日耳曼海盜國的戰爭劇情,劇情名叫“道與盜”。日耳曼海盜陣營將補滿三萬玩家,波斯佛國陣營、北歐佛國陣營和羅馬使徒陣營將各自補滿一萬玩家。這場戰爭的選拔賽在天竺戰區“阿修羅降臨”戰爭劇情還在進行的時候就開始了。

除了三場我參加的有陣營的戰爭,三場我參加的有領土的戰爭之外,還有三場我既沒有陣營也沒有領土的戰爭,分別為日耳曼帝國的“海盜入侵”,瑪雅戰區和印加戰區的“使徒革命”。

日耳曼帝國的海盜入侵,跟羅馬使徒國的海盜入侵一起發生。北歐海盜在北歐戰場失敗之後,為了尋找新的立腳地,一部分入侵使徒國的凱爾特州,一部分全麵入侵日耳曼。我在這場戰爭中決定選擇幫助海盜陣營作戰。這是因為羅馬、波斯已經塵埃落定,北歐也正在我的經營之中,最終必然跟日耳曼發生衝突,我寧願跟我們衝突的是立腳未穩的海盜,戰爭更容易一些。可以說,這場戰爭是提前為即將到來的攻占日耳曼做準備。

第一場戰爭發生在尼德蘭公國。因為這裏距離羅馬使徒國較近,可以與入侵使徒國的海盜相呼應。所以在戰爭爆發之前,為了搶奪日耳曼帝國的領土,幾乎全世界的玩家都已經在這裏建立了領地。當然,本身這裏的位置就非常重要,尤其有著豐富的風元素礦儲量,很早就有無數玩家在這裏建立領地。不過因為我的存在,元素礦附近的領地和領土幾乎被我清空。但其他玩家雖然不能到附近建領地和領土,卻可以在附近的附近建領土領地,這樣當將來他們的實力足夠的時候,就可以第一時間撲向礦藏。於是這裏玩家領土領地的發達也就在整個日耳曼帝國首屈一指。而海盜陣營的玩家入選之後,這裏也就無可避免地成為大本營。

日耳曼戰區是歐亞大戰區五個戰區中,唯一沒有好古聯盟插手的地方。而現在,當其他幾個戰區塵埃落定,這裏也注定成了好古聯盟餘下主力的目標。結果在整整2000人的海盜陣營中,好古聯盟玩家占了892人,雖然沒有占多數,但也擁有了浩大的聲勢。這也就決定了戰爭開始之後,我不可能置這些玩家於不顧。更何況我的大戰略已經定了,更是不可能旁觀。

這場戰爭叫做“日德蘭暴動”。跟其他類似劇情戰爭一樣,一開始就由玩家和NPC直接發生對抗。站穩腳跟,則日德蘭歸玩家,否則,連自己的領地和領土一起丟失。帝國軍照例調集了一個牙曠部的兵力,水師兩個遊曠部,陸上三個遊曠部。而幫助玩家防守的,則有一個健曠部百招一中火階藍色5級北歐海盜兵種,兵種加成為攻防48血54其他6。其實一般來說,以這樣的兵力配備,即使我不出手,海盜陣營也可以穩固防守。但那樣一來,獎勵就更多落到海盜陣營了。現在我是來為佛國和使徒國打前站的,所以還是自己打更加爽快。盡管海盜陣營中好古聯盟的玩家比較多,但畢竟不過半數。

戰爭還是從玩家戰爭開始。首先還是海戰。這一次的海戰地圖為普通海戰地圖。由於山中有老虎這個北歐海盜陣營原玩家首領到了北歐佛國陣營,北歐帝國陣營解散後原玩家首領安徒生作為在野玩家到了羅馬海盜陣營,所以日耳曼海盜陣營的玩家首領是通過選拔賽上來的。這個玩家首領叫做羅本,是一個荷蘭玩家。日德蘭公國在現實裏的荷蘭領土上,所以這裏荷蘭玩家最多。如今的海盜陣營中,荷蘭玩家的人數也僅次於中國玩家,達到了579人。幾乎全部的荷蘭玩家都參加了海盜陣營的選拔賽,原因無他,他們不想隸屬於日耳曼帝國,早點獨立是正經。另外,北歐海盜陣營和北歐帝國陣營過來的中國玩家有191人,北歐玩家有287人,整個陣營中,中國玩家占了1083人,荷蘭玩家612人,北歐玩家307人,其他玩家686人。帝國陣營原本清一色歐洲玩家,其中荷蘭玩家也有26人。後來從北歐海盜陣營過來的在野玩家中,有124個中國玩家加入。另外也有一些天竺婆羅門陣營的在野玩家過來這邊。帝國陣營的總數為2504人,比海盜陣營少了84人。總的來說,雙方的實力基本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