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的中國玩家兵力,被迫進入了就近的城池參與防守,等待著後方的增援。而韓國玩家也不發動對城池的攻勢,因為他們清楚,在目前來說,他們更加適合野戰而不是陣地戰,尤其是這種沒有優勢的陣地戰,更是韓國玩家不想要的。畢竟中國玩家人數多,後麵還有大量生力軍,他們消耗不起。按照這種國戰的規則,雙方隻要堅持一個遊戲日,就可以各自吸收人數較少一方一倍的其他國家玩家加入陣營。也就是說,韓國玩家隻要以攻為守,堅持半個遊戲月以上,差不多就可以拉近跟我軍的實力差距。如果這半個遊戲月還能夠大量消滅我軍的生力軍,實力差距就更小了。所以這時候韓國玩家不可能跟我們打消耗戰。
盡管澳洲咆哮在現實中已經承認是中國人,但遊戲中,他們還是選擇他們的故鄉為遊戲國籍。畢竟遊戲裏的國籍跟現實是不同的。所以八億澳洲咆哮玩家在開戰前並不能加入大漢陣營作戰。但到了第二個遊戲日,雙方各自新增5000萬玩家的時候,就有超過3000萬澳洲咆哮玩家加入大漢陣營作戰。另外2000萬玩家則來自各國。高麗陣營那邊,也同樣有5000萬玩家加入。所以高麗玩家給這5000萬玩家的任務就是,拔掉幽州。先拿下一塊地再說。而高麗玩家則繼續打援。由於有了5000萬玩家給他們做後盾,他們打援的地點已經放在了並州和冀州境內。
中國玩家趕著增援,幾乎人人都日夜兼程,爭取盡快趕到前線。所以中國玩家的增援兵力都是零散的。而高麗玩家控製了高空情報優勢之後,圍點打援進展得非常順手。僅僅半個遊戲日的時間,就已經控製了冀州和並州全境。
直到這時候,中國玩家才醒悟過來,不再急著增援。所有玩家的兵力都分別在黃河沿岸集結。但中國玩家的損失已經夠大了。僅僅兩個遊戲日的時間,幽州、冀州、並州絕大部分玩家兵力,涼州、雍州、司州、兗州、青州超過一半的玩家兵力,都已經被高麗陣營吃掉。這意味著大漢陣營已經損失了30%的兵力。而高麗陣營隻損失了20%兵力,也就是1000萬玩家的兵力。
而留在幽州的5000萬高麗陣營玩家,在君之代、小泉不是剪刀等人的帶領下,通過一個遊戲日的血戰,將幽州最後1000萬玩家的兵力,和所有的NPC兵力都全部消滅。盡管高麗陣營也因此損失了3000萬玩家的兵力,但還有2000萬玩家的兵力得以鎮守幽州。
國戰第一階段,高麗陣營大勝。不僅奪取了幽州,而且總兵力還提升到6000萬人。
國戰開始後第三個遊戲日,隨著5000萬列國玩家的加入,高麗陣營也擴大到1.1億玩家。這個遊戲日中,中國玩家並沒有扭轉被動局麵。高麗玩家調集了1000萬玩家的兵力到海上攔截我軍海上的增援部隊,另外留下1000萬玩家守幽州,4000萬高麗玩家則早在第二個遊戲日就已經猛撲黃河沿岸各處大漢陣營玩家兵力集結點,5000萬新增玩家則猛攻冀州和並州。
盡管經過半個遊戲日的集結,中國玩家也彙聚了一定的數量,但韓國玩家來的實在太快,大家的兵力都是龍族帶過來的,黃河天塹根本就阻擋不住。結果是韓國玩家以1:10的比例,損失3000萬玩家兵力的同時,也消滅了中國三億玩家的兵力。涼州、雍州、司州、兗州、青州玩家餘下的兵力全部陣亡,揚州、豫州、荊州、益州玩家的兵力則損失了三分之一。同時,5000萬高麗陣營玩家在損失4000萬玩家兵力之後,也攻下了並州和冀州全境。
不過高麗陣營至此也成了強弩之末。最精銳的高麗玩家,隻剩下了1000萬。冀州、並州各自隻剩下500萬玩家的兵力,幽州則還有1000萬玩家的兵力。至於海上派出的1000萬玩家兵力,雖然也消滅了大量中國玩家試圖渡海偷襲的兵力,但最終卻遭遇了滑鐵盧。因為他們在海上碰到了我。在炮龍兵的攻擊之下,1000萬玩家的船隻全部被我軍轟沉,也意味著高麗玩家發起的這場海戰徹底失敗了。而僅僅一個小時的戰鬥並沒有延緩我的行程,讓我逼近了高麗岸邊。
僅僅三個遊戲日,高麗玩家就消滅了我軍六億玩家的兵力,這個打擊的確有點沉重。現在加上新增的1.5億兵力,我軍總兵力也隻剩下5.5億了。而韓國玩家卻占據了我軍幽州、冀州、並州三個州。一旦占據時間超過七個遊戲日,這三個州將為韓國玩家刷出兵力,到時候我軍就更加不好打了。
但我們卻很清楚,高麗陣營取得這些重大戰果的前提,就是這個陣營自己也傷亡了1.2億的兵力。其傷亡數雖然遠遠小於我軍,但其最精銳的韓國玩家軍團已經隻剩下1000萬玩家,餘下2000萬玩家還各自守在幽州、冀州、並州三個州。而高麗玩家的老巢,現在卻無人可守。中國玩家已經在高麗玩家發動對黃河岸的襲擊的時候,就將集結地改在了許昌。這是大漢的國都,不容有失,否則會影響士氣。同時集結地改在城裏,也可以有城池為依托,可以防範對方的野戰攻擊。有一點對防守方是不利的,因為隻有攻入對方的領土之後,才能把新增兵力增加在前線,而我軍一直在防守,所以新增兵力都隻能增加在各州,非常零散。也正因為如此,高麗陣營才能夠集中優勢兵力,讓我軍一直處於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