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戰烽煙再起。這個遊戲日首先是東洋戰區進入了亂戰序列。這個戰區包括高麗、倭國、蓬州、夷州兩國兩州,戰區特征是海域廣闊,高麗、倭國、大漢三國之間,如果要發生戰爭,必然是海上戰爭。所以四種海上炮船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不過相對來說,由於這裏是我的老勢力範圍,單個玩家的力量來說,還是我在這個戰區的實力最為雄厚。同時經過多次國戰之後,無論是高麗還是倭國,都曾經多次被中國玩家攻陷過,所以中國玩家的實力在這一帶同樣不可小覷。而目前來說,除了日本玩家和韓國玩家多半會回到倭國和高麗陣營之外,其他玩家都是跟中國玩家混雜在一起,在各個勢力之中。所以這樣一來,張魯陣營在東洋戰區的優勢就不太明顯了。畢竟這裏不是漢中、匈奴和樓蘭。
而目前來說,我軍同時也是整個大漢各個陣營的重要任務,還是確保鴨綠江、烏丸海岸和大漢各州海岸。因為這可以首先讓高麗陣營和倭國陣營不能對各個勢力的後方形成威脅。所以我軍一下子就多出了烏丸海岸、鴨綠江、釣魚島、琉球海岸、對馬海峽、高麗海岸、幽州海岸、冀州海岸、青州海岸、徐州海岸、揚州海岸和交州海岸十二個戰場。好在這些邊境地帶擁有目前帝國戰區九個勢力的兵力駐守,目前九個勢力都已經在這八個戰場達成協議,這一帶成為公共區域,互相之間不爆發戰爭,隻是把高麗和倭國的勢力驅逐出去作數。今後各個勢力在爭奪中,也不能攻占這些公共區域。而由此各個勢力付出的代價就是:【1】無論是誰,在公共區域和其他區域之間不能相互調兵,調兵必須征求大家的同意;【2】如果倭國或者高麗入侵的情況下,需要緊急調兵,可以調兵進入,但戰後需要把幸存的兵力調回;【3】公共區域所屬州受到攻擊,不得從公共區域調兵;【4】所屬州其他係統領地和係統領土如果被全部攻占,公共區域要主動投降,因為這個州已經屬於對方了,投降以撤出公共區域的守衛,讓對方進入就可以了,玩家本人不必投降;【5】公共區域的兵力可以在公共區域之間調動,但不能離開公共區域幫助本勢力跟任何帝國戰區的勢力作戰;【6】互相之間不攻擊公共區域的私屬領地和私屬領土。
協議簽訂之後,帝國的前沿安全形勢變得好了一些。各個勢力都聯合起來清除境內的倭國和高麗玩家的勢力。當然,主要是清除倭國玩家和高麗玩家占領的係統領地和係統領土。隻要對方不攻擊我們的私屬領地和私屬領土,我們也不會主動攻擊對方的私屬領地和私屬領土。
其次,就是確保各個勢力在倭國和高麗的利益了。盡量在倭國和高麗境內占領係統領地或者係統領土,搶占交通要道和重要港口,成為各個勢力的目標。而就目前來說,各個勢力單獨在倭國或者高麗,是成不了氣候的,所以帝國九大勢力在倭國和高麗境內依舊是結盟關係。跟帝國九大勢力一樣,匈奴戰區的五大勢力以及西域的所有勢力,也各自結盟,共同進退。所以各個勢力的玩家基本上在倭國和高麗境內形成了五個陣營:倭國陣營、高麗陣營、帝國陣營、匈奴陣營、西域陣營。其中,倭國境內的高麗玩家跟匈奴陣營結了盟,高麗境內的倭國玩家則跟西域陣營結了盟。所以實際上在兩國境內,真正的陣營隻有四個。
而這個遊戲日爭奪最激烈的戰場,分別在對馬海峽、釣魚島、瀨戶內海、琉球列島和北海道海峽。高麗玩家第一時間獲悉帝國九大陣營結盟的消息,立刻宣布投降,雖然吐出了公共區域的大量玩家領,但也得以帶出兵力,投入到其他各個戰場的爭奪之中。如此一來,高麗玩家在第一時間結束了跟帝國玩家的衝突,也就基本上解除了後顧之憂。除非阿特蘭蒂斯戰區以美國玩家為主的勢力跟高麗玩家結盟,高麗玩家這種跟大漢互相依存共同對付倭國的格局就不會改變。而目前阿特蘭蒂斯戰區還沒有開啟,所以跟帝國陣營暫時相安無事甚至結盟,是高麗玩家最好的選擇。但在高麗內部,高麗玩家必須確保領地和領土的控製。但問題是,高麗玩家可以跟其他玩家在任何地方結盟,唯獨不能在高麗結盟。在高麗內部,要麼投降高麗,要麼進攻高麗,其他玩家沒有第二個選擇。反而是其他各個勢力,可以在高麗臨時結盟。
而高麗玩家對此也不是全無辦法,係統的空子,隻要願鑽,總是有的。他們想到的辦法就是,戰爭期間,派人跟帝國陣營接洽,悄悄撤走帝國陣營方向的防線,讓帝國陣營長驅直入奪走環繞整個高麗的玩家領。如此一來,帝國陣營反而變成了高麗陣營的屏障,其他任何陣營要越過這道屏障,首先都得看帝國陣營是不是答應。而由此帝國陣營付出的回報,就是在這個圓環內部,不再進攻高麗玩家領,所有兵力撤出,隻留下私屬領地和私屬領土。接下來,高麗玩家跟匈奴陣營簽訂了另外一個協議,在帝國陣營的裏麵,也得到了一圈玩家領。最後高麗玩家跟帝國陣營和匈奴陣營結盟,共同對付西域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