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5章 阻擊戰(1 / 3)

我們這一方,甘寧還是戰場的主帥。不過第一戰,甘寧並沒有派出主力,隻派出了一個軍的兵力,作為試探。戰場環境還是一樣,隻要一個軍的兵力守在前方,就可以暫時擋住敵軍。而我恰好就在甘寧派出的這一個軍中。盡管照理說應該把私屬兵力放在後方,以防不測,但同樣是以防不測的原因,我還是願意把所有的私屬兵力都帶到前方,如果對方實在太牛,好歹也可以掩護我逃跑。同時,這個前鋒可是很有講究的,對方的實力不會太高,可以多搞定幾個,到時候給自己的私屬兵力提升一下軍銜,同時也給我帶來軍功,何樂而不為。

一個隊的NPC,四個伍的私屬兵力,都被我組在了隊中。不過隊伍中不能組更多的人了,畢竟在這種【快樂組隊】的形勢下,我隻能組自己的直係部屬。但這個55人的大隊伍在目前的戰場來說也算得上比較龐大了。其實雖然是前鋒,但麵對的敵人同樣隻有一個軍,對方明顯也沒有打算一開始就進行強攻,也存在試探之心。

既然是這樣就好辦,首先我軍處於防守的優勢,中間有一個安全攻擊的拋射地帶。隻要在這個地帶有人被我拋射命中,我的54個下屬就能夠全部升到10級。到時候即使近戰,除非碰到對方的牛人,我軍也不需懼怕了。而且現在NPC的等級最多有8級,血條不會超過10萬,一旦我軍向敵軍NPC高級軍官集火拋射,搞定對方的NPC高端軍官不成問題。隻要把一個曲的高端軍官搞定,後麵的彪長以下的NPPC就不放在話下了。

盡管我在玩家遭遇戰中得到的軍功比較少,但戰果卻是最輝煌的。玩家排名的積分還是最高,所以NPC戰中的玩家首領還是我,到時候戰場玩家還是全部接受我的指揮。所以不存在玩家各行其是的問題,到時候隻要我發出命令,玩家就要完全接受指揮。畢竟80%的玩家都是老中國玩家,以往的戰鬥早已證明了一切。而20%的澳洲咆哮玩家,在這種時候也不會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不聽指揮的話,掛出戰場就杯具了。

雖然隻是倭寇的試探部隊,但打法也還是跟倭寇的通常戰法一樣,直接集群衝鋒。這種辦法的好處是,能夠一直集中兵力對對方造成壓力,當然,缺點也是顯著的,那就是太容易成為遠程攻擊的靶子了,拋射的時候根本不用瞄準。而奉命發動第一波衝鋒的列國玩家,立刻一個個麵色慘白。隻要是在這個戰區打過仗的,誰不知道倭寇的自殺式攻擊方式。這時候打前鋒,基本上意味著有去無回。但這時候就算不衝鋒,也難逃倭寇後方的NPC的懲罰,橫豎是一個死,衝鋒還有可能活下來,抗命則鐵定斬首。所以這些玩家隻得硬著頭皮衝了上來。

雙方的NPC兵力都是一個裨帥部,而玩家和準玩家兵力是一個偏帥部,NPC兵力和玩家和準玩家兵力基本上都是平均分布,所以雙方出動的NPC兵力雖然是一個軍,實際上總兵力都是一個路。隻不過倭寇陣營那邊,真正的玩家依舊多出我軍一倍,達到了五萬人。我軍這邊則隻有2.5萬。這中間,大多數玩家都是隊長甚至伍長,隻有少量是曲長,部長以上分到這個軍已經沒有了。兩邊的情況都差不多。

看到敵軍的衝鋒,我軍的NPPC軍官一樣,一般都沒有遠程拋射的概念。他們沒有想到倭寇的衝鋒陣型有那麼密集,所以總以為拋射會浪費箭枝。與其如此,他們覺得還不如集中箭枝,等到敵軍進入射程後進行精準射擊。不過玩家雖然必須聽指揮,在這些具體的作戰方式方麵,還是有著一定的自由度的,由玩家首領統一指揮,可以跟NPC都督的命令不同。但兩個命令必須要遵守一個,否則還是會被認為抗命,在這個戰區也就走到頭了。

我作為玩家首領,當然清楚倭寇的慣常進攻方式,這也是在其他劇本中我軍撈取經驗和軍功非常重要的方式。所以我對所有玩家的命令已經下達,對敵軍進行無差別拋射。

拋射跟點射的命中率不可同日而語,雖然倭寇很密集,但我還是在第三次拋射的時候,才碰巧搞定了敵軍一個小兵。但這已經夠了,麾下54人,從白龍那裏俘虜的八個人,外加32個NPC,全部都是0級,依靠這一箭,卻全部升到了10級。這意味著整個隊伍的生存可能性大增。不過這個軍裏麵基本上沒有值得我把我擁有一步登天特權秘密曝光的人,所以我也沒有跟其他玩家組隊。但想了想,我還是解散了隊伍,跟我軍的都督、上將和三個統領組了隊。這九個人是我軍的高端NPC,隻要等級提升到10級,好歹也可以抵消對方兩倍的攻擊力產生的影響,畢竟到時候攻擊防禦一起提升一半,相對於敵軍,恐怕還稍占優勢。

接下來我連續換了百多次隊伍,好歹把我軍彪長以上的NPC都武裝到10級了。這意味著就算是近戰,我軍的高端NPC也可以跟對方硬撼了。當然,我的54人的兵力也不是吃素的。不過暫時也隻能如此,因為就在這百多次攻擊的中間,敵軍已經衝到了麵前。倭寇在挨打區損失了一個師,又在互相拋射區損失了兩個師,在拋射對點射區損失了三個師,到互相點射區又損失了四個師,共計損失了兩個軍,終於衝到了我軍麵前。而對方的都督、上將、統領、校尉等高端兵力,也已經在這個過程中,被我軍全部拋射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