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山村裏的希望小學(1 / 2)

國家西部區域,某個貧窮的小山村。

蜿蜒黃河滾滾而過,曾經千年的繁華,隨著工業的發展,與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已經一去不複返。

小山村沒有名字,甚至說有可能連當地的鄉政府人員,都忘記了有這麼一個小山村。

山村不是很大,村裏麵的房屋,大多數都是西北區域的風格,非常的破落。

然而,整個村裏麵都無法看到一個青壯,唯有老人與孩子。

社會的快速轉變,與環境的汙染,已經讓這一輩的年輕人,不再與先祖一樣,過著貧窮的生活。

他們選擇了出去打工,每年都會寄一些錢回來,讓附近村莊的熟人,買點生活的必需品,給予留在村裏麵的孩子與父母。

隻不過,村莊再如何貧窮,也會被一些公益組織看到,所以在村子的東南角的地方,建立了一座非常簡易的學校。

XXX希望小學。

一間教學樓,一個操場,給支援的老師居住的房子。

至於學校裏麵的夥食,自然是村裏麵留守的老人,各自擠一擠省出來,給老師與孩子。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平房教學樓裏麵,傳出孩子響亮的聲音。

一名年輕的男老師,站在講台上麵,臉色是淡淡的笑意,看著正在背誦的孩子們。

他是陸安生,前兩年來到這個小山村,成為了希望小學的一名教師。

當很多支援的老師來了又走,走了有來。

唯有陸安生一直待在這裏,並沒有因為條件艱苦,從而放棄或者離開。

曾經也有人問過他,隻是每次都是笑而不語。

上午的課程是語文和數學,連上了兩節課後,便宣布了放學。

刹那間,安靜的學校變得熱鬧起來,數十名學生連書包都沒有拿,便爭先恐後的離開教室,離開學校。

陸安生看著離開的學生,很是滿足。

把書本放在講台上麵,便開始打掃教室的衛生起來。

其實整個教室,並沒有什麼灰塵與垃圾,村子裏麵沒有小賣部,學生不可能帶著零食前來。

隻不過,兩年來已經讓陸安生形成了習慣。

離開教室,走向那間小食堂,因為正好是九月份開學季,暑假支援的老師已經離開。

幸虧,那些支援老師離開前,特意去了鄉裏麵,給他留下了很多生活用品。

一頓很普通,很清淡的中飯,讓陸安生很滿足,把東西收拾後,走到操場上麵,一顆樹下麵藤椅上麵,逼著眼睛小睡了起來。

黑霧洶湧,像是決堤的洪流,從不知名的地方湧來,慢慢淹沒了小山村。

陸安生站在黑霧中,臉色發白,滿頭大汗,緊握著自己手中的手槍,不斷的扭動,觀察四周的情況。

“出來,出來,你給我出來。”

砰砰砰,幾聲槍響,伴隨陸安生的怒吼咆哮。

可是,空無一人的環境,寂靜的讓人感覺無比的壓抑,便是再如何堅強的人,都會被擊潰。

他已經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卻根本無法做到。